KTV金曲背后的版权大战

三家唱片公司之所以离开音集协,其中一个原因是从2014年开始,音集协把音乐版权的复制权越位授权给了VOD设备商。

责任编辑:冯叶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18年12月2日,辽宁沈阳一栋KTV大楼,楼体正面被装修成老式“录音机”模样。(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2月20日《南方周末》)

三家唱片公司之所以离开音集协,其中一个原因是从2014年开始,音集协把音乐版权的复制权越位授权给了VOD设备商。

点击率采集准则等均不公开透明,也是三家唱片公司退出音集协的一大原因。

因为一纸“删歌令”,潜伏多年的音像著作使用权矛盾一触即发。

2018年10月22日,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下称音集协)通知,要求KTV终端生产管理商和卡拉OK经营者下架六千余首音像作品,引发KTV商家激烈抗议——他们按年度足数缴纳版权费,却被一再要求删歌,严重影响日常营业。

矛盾的种子早在十年前便已埋下。音像版权费背后,实际上同时存在两个收费主体和两套收费模式。

唱片公司单飞

音集协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2008年开始,一众唱片公司以权利人的身份组建音集协,获国家版权局批准。

在实际收费过程中,唱片公司将各自曲库的版权相授音集协,音集协向VOD(Video On Demand,一种卡拉OK视频点播系统)设备商授予音乐使用权,KTV购买VOD并向音集协缴费,最后由音集协向唱片公司等权利人分配收入。

处于下架风波的六千余首音像作品中,英皇娱乐、爱贝克斯、丰华唱片占去绝大部分。这三家公司均是港台及全球具有影响力的老牌唱片公司,其作品包括英皇娱乐的《K歌之王》《十年》,爱贝克斯的《死了都要爱》《离歌》,以及丰华唱片的《恰似你的温柔》《泡沫》等唱K金曲。

刘欣是北京一家唱片公司的营销人员,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几千首的曲库存量是非常大的份额,港澳台的歌曲点唱率更为突出。

“删歌令”下发后不久,自称是英皇娱乐、爱贝克斯、丰华唱片版权代理公司代表的王雪对媒体说,上述几家唱片公司已于2017年5月10日退出了音集协,且自2017年退会后至今,对已取得音集协授权的KTV场所从未提起过诉讼。

也就是说,进入2018年,KTV确已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


deongaree
回复

deongaree

2018-12-31

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不存在的,越位授权复制权是为了什么?

138****0062
回复

138****0062

2018-12-21

依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十八条,卡拉ok厅必须使用出版机构出版、制作的正版曲库。但迄今为止,市场上没有这种曲库,音集协也未提供过这种曲库。所有卡拉OK厅都在使用盗版曲库,音集协也在用盗版曲库作收费依据。一切乱像,均与曲库有关。

还是近视
回复

还是近视

2018-12-21

音集协筹备委员会找到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寻求合作。 1、实际上是找到裁判员来组队;2、为什么文化部也是要盈利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