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

可能是因为日渐丧失快乐的能力,对刚刚转来的、脸上总含着浅浅笑意的叮当,第一次见面,我就心生欢喜。可单元小测,叮当语文、数学都只二三十分,让我们不敢置信。还是同事夏老师明察秋毫:“这孩子前两年估计没学什么,20以内的加减很不熟练,乘法口诀基本不会背。”

责任编辑:温翠玲

一位教师在课堂上跟小学生互动。(新华社记者 郭程/图)

可能是因为日渐丧失快乐的能力,对刚刚转来的、脸上总含着浅浅笑意的叮当,第一次见面,我就心生欢喜。可单元小测,叮当语文、数学都只二三十分,让我们不敢置信。还是同事夏老师明察秋毫:“这孩子前两年估计没学什么,20以内的加减很不熟练,乘法口诀基本不会背。”

那天放学,看到叮当站在她的姑姑——一位衣着朴素、面容温和却略带愁容的中年女子旁边。这妇人看到我,泪水忽地就下来了,我吓了一跳,不明白她为何欲语泪先流,也想趁机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叮当姑姑,叮当的基础似乎不太好,家里可能要多关注一点。”她的泪水更是汹涌:“汪老师,我们家叮当是个可怜的孩子。她三岁妈妈就走了,爸爸身体不好,常年打工在外也顾不上孩子。这孩子其实是我儿子、儿媳养着,他们做生意很忙,夜里八九点才能回家,自己也有两个孩子,小的才两岁,也不容易。我没文化,也没工作,本来也是没办法照顾她的,可我们再不管,这孩子就……”我迅速溜了一眼叮当,黑眼睛睁着,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9)


Bert_G
回复

Bert_G

2018-12-21

孩子教育的责任,路漫漫仍需求索

日德兰
回复

日德兰

2018-12-20

朴实无华,彰显大爱

em2me
回复

em2me

2018-12-19

希望这样的老师越来越多,目前的现实好像也确实是这样。

啾久
回复

啾久

2018-12-19

句句扣人心弦,说的在理,我辈当引起反思!!

饼干
回复

饼干

2018-12-19

村庄的守望相助之风,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班级的互帮互助风气,教育从业者的思想情感潜移默化的熏陶都是孩子教育中精神教育不可缺少的无形力量

198****1355
回复

198****1355

2018-12-18

好样的老师,孩子之幸。

135****4599
回复

135****4599

2018-12-18

写的太好了,身为一个单亲母亲,我的青春期的儿子沉迷网游,休学在家一个月了,我利用了所有能够利用的资源,祈求他的父亲来配合,他的奶奶姑姑,甚至于远在千里意外的小姨。可是依然对此毫无办法。痛苦压力,焦虑在我们这个普通的城市家庭里蔓延,因为只有一个孩子,两边家的希望都在他的身上,培养他从小花费不菲,可是,依然没能平安的渡过这个时期。教育一个孩子岂止是一个村庄,是需要一个社会的。目前学校班主任一次也没有来家访过。重点中学的高高在上,远不如乡村教育的淳朴。

尽胆的李野
回复

尽胆的李野

2018-12-18

认知世界从身边邻里课堂学校这样循序渐进的,施教受教也如此吧

137****1907
回复

137****1907

2018-12-18

几位老师都是好样的,为你们点赞!

十一维时空
回复

十一维时空

2018-12-18

好文,更应引起教育均衡的思考,不要让乡村学校全部消失!

gn.917
回复

gn.917

2018-12-18

莫名的感动

姬建军律师
回复

姬建军律师

2018-12-18

文章很动人,文末的设问更动人。

文件辅助传手
回复

文件辅助传手

2018-12-18

为作者点赞

陈庆强
回复

陈庆强

2018-12-18

写的真不错!处处都是真情实感!!!

Xiaoke
回复

Xiaoke

2018-12-18

写得太好了

小怪兽
回复

小怪兽

2018-12-18

让人感到温暖

wakefiled
回复

wakefiled

2018-12-17

写得真好,现在的村庄氛围是大不同了,

Azzowy
回复

Azzowy

2018-12-17

好喜欢这篇

139****2598
回复

139****2598

2018-12-17

好棒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