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从任何人手里剥夺希望” 专访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我只是找到一种神秘的方式告诉读者:如何在这个世界上为自己遭到判决、孤独、被抛弃的生活找到位置。”
责任编辑:宋宇 邢人俨
(本文首发于2018年12月13日《南方周末》)
“我只是找到一种神秘的方式告诉读者:如何在这个世界上为自己遭到判决、孤独、被抛弃的生活找到位置。”
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站在圣安德烈市中心的小广场。中世纪小城离首都布达佩斯车程50分钟,小广场距多瑙河几步之遥,我们约定在那里见面。
一行人往拉斯洛预订的咖啡馆走去,这里画廊无数,酒吧连片。我们在咖啡馆角落坐下,拉斯洛点了一杯咖啡,向南方周末记者推荐匈牙利本地的杏子酒。采访还未正式开始,他就说起来,从他最著名的小说《撒旦探戈》开始。拉斯洛用六年时间撰写这部小说,1978年完成,1985年出版时他只有31岁。
2015年《撒旦探戈》获得布克国际奖,使拉斯洛在中国成为热门人物,中译本得以跟中国读者见面,这已是在它初版问世30年后。匈牙利电影大师塔尔·贝拉导演了他原创或编剧的,包括《撒旦探戈》《伦敦来客》《鲸鱼马戏团》在内的多部电影,拉斯洛大名早已享誉世界。
塔尔·贝拉在2011年与拉斯洛合作电影《都灵之马》后,再未导演长片。那段时间宣布退休后,他开始专心教授电影。
拉斯洛认为,自己的文学与改编而成的电影并无关系。但美国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就是因为电影《撒旦探戈》,而关注到拉斯洛的文学作品。
拉斯洛出身于匈牙利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律师。他本人在大学法学院读过三周,“知道了法律是怎么回事”。之后他开始漫游,先在国内,拿到护照后开始了在欧洲和全世界的漂泊。
这位多次访问中国,喜欢李白和使用筷子的作家,写作与谈话仍旧习惯用母语匈牙利语。他对自己的作品不满,于是写了一本又一本,但它们“都是《撒旦探戈》的2.0、3.0、4.0版”。我们见面第二天,他就起身去柏林,后来通过邮件补充回答了几个问题,用的是夹杂个别德语单词的英语。
拉斯洛如今时常住在纽约、上海等大城市,但他在乡下有一座木屋,因为过一段时间,他“就需要一个没有人的世界”。
所有作品都是《撒旦探戈》的2.0、3.0、4.0版
南方周末:处女作一下子就达到高峰,你此前的文学准备是怎样的?
拉斯洛:从荷马、欧里庇得斯、塔西佗、贺拉斯,经过但丁、莎士比亚到梅尔维尔、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贝克特和福克纳等的世界文学。我建立了一个从青年时期至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吴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