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驼铃】沙漠里最可爱的人
作为专业技术方面的“硬汉”,家是海外石油人最大的“软肋”。
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布哈拉古城外过往的行人。
作为专业技术方面的“硬汉”,家是海外石油人最大的“软肋”。
2017年7月份,我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几位同事一起去中亚三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进行“丝路新驼铃”的采访,为期半个月。至今已半年有余了,然而有些情景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这次的报道主要是围绕“一带一路”油气合作进行的,因此在当地工作的中国海外石油人是主要受访群体之一。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作为专业技术方面的“硬汉”,家是他们最大的“软肋”。
根据规定,海外石油人的休假模式有几种:干三个月休一个月,干70天休20天,干一个月休一个月。但有时忙起来就顾不上这么多了,尤其是在重大时间节点,中方员工都是加班加点,有时候好几个月甚至一年都回不了家。置身异国他乡,尤其是工作站往往设在戈壁荒漠中,周围寸草不生,心里对家的期盼就日日夜夜地累积了起来,难免有时会感情外露。
一天下午,我们结束了在乌国布哈拉郊外一个工作站的采访,正颠簸在回市区的路上。同事说起,一个中方员工谈到不能照顾、陪伴远在国内的妻儿时,在镜头前落泪、不能自已。这个采访对象正是负责接待我们的中方经理,来自湖南,是一个被晒得黝黑的40多岁的汉子。没想到,平日里话不多的他,内心是这样五味杂陈,令人唏嘘。
后来,我们又听说了中方经理的另一个故事:在孩子两三岁的那年,他刚休假回家,然而孩子许久不见他就有点认生,不敢喊他“爸爸”,结果叫了一声“叔叔”……即便如此,他却说:“我们这些人抛妻别子,坚守在这块荒芜的戈壁滩上,为的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国人能用上清洁的天然气,只有这样想,才有继续的勇气。”
在回国后的总结会上,亲眼看到同事拍的视频中他落泪的那一段,我也“心有戚戚焉”,一时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然而,眷恋家乡、内心柔软的海外石油人,一到工作岗位上,就成了专业和负责的“代言人”。乌方员工、中乌合资公司文控部副经理面对记者提问,用“士兵”来形容中方员工——上班不迟到,做事不拖拉,不仅专业水平高而且风格、品行令人钦佩。
在这一点上,我们在采访中也深有体会。此行时间紧、任务重、安排满,基本上每个国家只能待三四天,甚至有时要采访到晚上十一二点,基本上没有时间出门。有天晚上八点多,工作处理完之后,我和另外一位记者准备趁此空闲出去欣赏一下塔什干的夜景。不料,刚走到大门口,就被一个正在跑步的中方员工喊住了,“太晚了,你们别出去了!”我们面面相觑,很诧异:这才八点多,而且旁边就是一个广场,并不需要走很远。
这位中方员工把我们拉回来,进一步解释说,一则该驻地安保级别比较高,按照规定晚上九点后就不允许出门了;二则广场虽然近在眼前,但是治安状况不算很好,所以建议就在院子里转几圈。为了尽“地主”之谊,他还带着我们在驻地的院子里参观了一圈,详细介绍一下中方员工的日常生活,周到又体贴。
采访过程中类似的“遭遇”还有很多。不论是工作方面还是生活方面,海外石油人显示出严格的纪律意识和自我要求,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心服口服。在寂寞的异国他乡,他们一个个就像沙漠里的灌木一样,倔强地扎根、生长,成为当地一道风景。
哈萨克斯坦一个压气站的中国小伙子,在工作之余成了健身达人,在周围荒无人烟的工作站里带起一股“健身热”,中方员工和哈方员工定期还会举办一些比赛。接受采访时,他一边介绍一边展示健身房里的各种器材的用法,非常从容开朗,赢得一片点赞。
阿克纠宾一个油田的中方厂长,下班后倒腾出了一百多平方米的菜园子,种了40多种菜,不仅解决了中方员工吃菜的问题,还送给当地居民。他兴奋地邀请记者到他的菜园子去走走看看。
坚韧、纯粹、专业、有爱……被信息的洪流裹挟得久了,能接触、认识到这样一批人是人生幸事。用“可爱”来形容他们,可以说一点都不过分,他们身上闪闪发光的优秀品质,至今激励着我。
网络编辑: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