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的瓜洲

瓜洲这一“汉时沙洲唐时津渡、宋时帆舸明清漕艘”的“诗渡”,几乎成为历代文人游历的文化胜地,文学的瓜洲,想来更能触动曹公叙写妙玉时的敏感神经。瓜洲意象之于妙玉的“收结”,更可看作她与污浊尘世相抗争的武器。

责任编辑:杨嘉敏

(本文首发于2018年11月22日《南方周末》)

瓜洲这一“汉时沙洲唐时津渡、宋时帆舸明清漕艘”的“诗渡”,几乎成为历代文人游历的文化胜地,文学的瓜洲,想来更能触动曹公叙写妙玉时的敏感神经。瓜洲意象之于妙玉的“收结”,更可看作她与污浊尘世相抗争的武器。

靖藏本《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写妙玉奉茶,脂砚斋眉批云

“妙玉偏僻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洲渡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

周汝昌先生皓首穷经,续补校读为

“他日瓜州渡口,各示劝惩,红颜固(不)能屈从枯骨,(岂)不哀哉!”

妙玉这位于十二正钗之中“忽入一异姓女尼”,排行居中,“大有云断高岭之势”的女子,被师父告诫“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但“红楼梦未完”,妙玉的结局杳无踪迹,亦引得历来学界众说纷纭。

毋庸讳言,瓜洲是妙玉结局的关键所在,瓜洲的地理与文化,亦映照其性格与人生。在明清文人如曹雪芹的世界里,妙玉终局的“江北第一雄镇”瓜洲,自不会是春秋时期开邗沟、始于晋、盛于唐的古渡之风貌,而必然如《嘉庆瓜洲志》所描述的:

“瞰京口,接建康,际沧海,襟大江,实七省咽喉,全扬保障也。”

只是不知,妙玉在瓜洲,是如陆游在《入蜀记》中记录的

“天气澄爽。南望京口月观、甘露寺、水府庙,皆至近。金山尤近,可辨人眉目也”的“江平如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159****9081
回复

159****9081

2018-11-27

原来妙玉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啊,作者文学功底很棒,顶一个。瓜洲,瓜瓜洲。哈哈!

猴子
回复

猴子

2018-11-27

写得真好!

hanahana
回复

hanahana

2018-11-27

写的非常好看,古诗信手拈来,想起曾经读书的日子

白天也懂夜的黑
回复

白天也懂夜的黑

2018-11-26

好久没有读到能让我心静下来的文章了,真心不错。

白天也懂夜的黑
回复

白天也懂夜的黑

2018-11-26

真心不错。。。。

hzzm100
回复

hzzm100

2018-11-26

吉光片羽的使用也有待考察

阮文女
回复

阮文女

2018-11-26

请问您句子引用错误是指哪里?

浅雪
回复

浅雪

2018-11-25

文化的苦旅,精神的家园,无论是陆放翁的“楼船夜雪”、“铁马秋风”,亦或是王介甫的“江南春风”、“明月西照”,都在中国文化的瓜州口,迷津渡边,留下了它们特有的波澜壮阔,千帆竞发,至今,仍旧,在文史的星空,猎猎作响……

汜水之间
回复

汜水之间

2018-11-25

有错别字(造就)与引用句子的错误,望勘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