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刹车:第三批试点省份过半“按兵不动”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改革总时间表或将整体延迟,各省份尤其是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对待新高考改革态度更为审慎。

责任编辑:吴筱羽 何海宁

2017年是“新高考元年”,浙沪两地的新高考改革试点接受了这次高考的检验。图为2017年上海高考。(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1月22日《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改革总时间表或将整体延迟,各省份尤其是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对待新高考改革态度更为审慎。

邹涵所在的学校师生比是1∶13,沈月所在的学校略高一些,能达到1∶10。但根据浙沪经验,师生比要达到1∶8才能勉强满足改革条件。

杨明发现,上海大多数学生在一年两次英语考试中,都会选择考两次。原因是,每次等级优劣都是根据总人数来排名划分,“不仅要确保自己足够优秀,还要‘占位’,不能让别人也‘优秀’”。

身为安徽一所重点高中教导主任的邹涵,是从《安徽日报》上获知安徽省2018年暂不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这个消息的。他清楚记得,自己当时大大“松了一口气”。

2018年9月11日,安徽省教育厅称,经过对高考综合改革进行了风险评估,经统筹考虑、审慎研判后,仅在系统内对口进行部署。

这本应是新高考改革第三批试点省市启动的时间节点。但这一时间节点过去两个多月后,18个试点省份中仍有超过一半至今未宣布相关方案。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等9个省份,既未明确“官宣”暂缓改革,也迟迟不见“改革动作”,被外界解读为推迟改革试点。

作为通向国内大学的唯一渠道,高考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2018年是新高考改革试行的第4年。按原定计划,加上第一批2个省(上海、浙江)及第二批4个省(北京、天津、海南、山东),到2019年高考,全国将共有24个省启动新高考,不再实行文理分科,考试科目变为“3+3(即‘6选3’)”。

但截至目前,第三批中只有江苏、福建、辽宁、广东、湖南、湖北、河北、重庆8个省市宣布并于2018年秋季学期按时启动新高考改革。

试点省份缘何由18个锐减至8个?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四年过去,试点省份出现不同困惑。调整师生比、增加教室、重建管理体系……面对新高考,试点省份的高中往往疲于应付诸多问题。而选课当中出现意外的偏科、“物理遇冷”等情况,经历2017年“新高考元年”后,高中遇到的问题传导至高校端,体现为老师发现新生物理水平普遍下降。

四年试点遇到的一系列情况导致改革总时间表或将整体延迟,各省份尤其是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地区,对待新高考改革态度更为审慎。

“有些地方评估发现自身资源跟不上(改革)节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对南方周末评价。

“看着浙沪一路走来,边看边反思”

两年前的暑假,安徽省的高中老师们先后拿到了安徽省政府印发的《安徽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确定2018年启动实施新高考改革。

用邹涵的话来说,从那时起,他所在的学校就开始“紧锣密鼓”地为落实新高考改革作评估和筹备。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7)


asdasid
回复

asdasid

2018-11-27

要学生从高中开始走班,很难适应,改革最好连着初中也一起改,初中也走班,那等到高中就会稍适应一些了,不过这个难度更大

土豆
回复

土豆

2018-11-26

这也是不错的折中方案,但还是没有触及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根本

kanny
回复

kanny

2018-11-25

可笑的是还有些大学,都没有这种选课机制,很多课程都是教务处直接把本学期课程提前设置好,所以并没有说大学就可以自己选课了,真悲惨。

QueMe
回复

QueMe

2018-11-24

作为浙江考生,我们学校挺好的,排的上来,套餐26个吧,反正挺多的。不过就是流动性太大了,就像大学,联结性不强,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很疏淡,办公室每天下课几乎白天黑夜都是问问题的学生(呃...还有烦恼杂思的,也离不开新高考)。只能说灵活很高,我的性子是喜欢的,但是底子不好,不能扎好马步,只能在动荡中接受潮浪一波波铺来。在新高考制度下,同学们普遍认为,优秀的人会更优秀,资质一般的人讨不到按喜好/强势七选三的好。我觉得对于我这类底子不稳健的人,很难稳扎稳打学上去,进度很赶,只能学进来,还没怎么思考用起来,就要不断“被”输入。

陈明坤
回复

陈明坤

2018-11-23

来自四川偏远地区的我,如何面对新一轮的残酷竞争,能上个一本吗

小红马🐴
回复

小红马🐴

2018-11-23

🍜

汐
回复

2018-11-23

我觉得这篇文章还少了学生的采访,毕竟他们才是经历过和正在经历高考的人。

也哭也笑平凡着
回复

也哭也笑平凡着

2018-11-23

如果能再读一次高中,我要选历史地理和生物

rjustinewoo
回复

rjustinewoo

2018-11-22

赞你们学校!

也许

2018-11-22

我就是一名浙江的第一批经历新高考改革的学生,17级高中毕业。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我觉得这个改革让我在高二甚至是大一下就开始准备高考(选考),压力是真的很大,在准备过程中语数外三个主课都被不同程度忽视。其次我感觉改革是把高考的压力均分到整个高中三年,于是到了高三特别是临近高考那段时间,经历了长期压力,情绪很低落,对外界的刺激没有太多感觉(通俗一点说是对高考习惯了)。在课程表方面,我的学校做到了一人一张表,只有学考的科目需要走班,但感觉走班上课效率不大好,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考科目不需要高考的缘故。总得来说我感我这一届的改革是成功的把等级分出来了,有点正态分布的意思,也把压力舒缓了,没有集中在高三,有这么一个过程,虽然中间有点让我在持续高压下有点麻木,但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改革。 我只是想到什么就写了什么,看看就好,不用在意

劫持一朵黑色的云
回复

劫持一朵黑色的云

2018-11-22

身心与成绩都要抓,怎么能容易呢。

左言
回复

左言

2018-11-22

难啊

186****9432
回复

186****9432

2018-11-22

我们学校早10年前就这么搞过,当时我们高二刚分完文理班,然后开始走班,我们选课选老师去不同的班上课,每天拿着书本纸笔甚至板凳穿梭在教学楼各个教室。不仅老师觉得乱很难管理,我们学生也觉得乱,每节课坐在你身边的同学很多都是陌生的,很难静下心安心听课学习。庆幸当时我们只实行了一个月就不了了之了。改革应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学校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在学校教学资源还不够完备的情况下实施改革,直接影响的还是学生。

月溶溶
回复

月溶溶

2018-11-22

我这还没改

云爻
回复

云爻

2018-11-22

什么改不改的,优秀的人照样优秀,要求改革的都是一些成绩不好还找理由狡辩的,又不是不能重来一次了,现在的改革就是在为不那么优秀的人找借口,如果真的偏科,不是有其他的途径可以单招吗?

姜晓伟
回复

姜晓伟

2018-11-22

10年前的高中生对未来缺少终极规划,高考就是终点站,造成了大学生群体普遍迷茫的一代。那时候偏科是高考大忌,很多学生为了补偏科要多花很多精力,最后用处不大,是智力的浪费。希望高考改革能促进中学生及早开展人生规划,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也许
回复

也许

2018-11-22

我就是一名浙江的第一批经历新高考改革的学生,17级高中毕业。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我觉得这个改革让我在高二甚至是大一下就开始准备高考(选考),压力是真的很大,在准备过程中语数外三个主课都被不同程度忽视。其次我感觉改革是把高考的压力均分到整个高中三年,于是到了高三特别是临近高考那段时间,经历了长期压力,情绪很低落,对外界的刺激没有太多感觉(通俗一点说是对高考习惯了)。在课程表方面,我的学校做到了一人一张表,只有学考的科目需要走班,但感觉走班上课效率不大好,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考科目不需要高考的缘故。总得来说我感我这一届的改革是成功的把等级分出来了,有点正态分布的意思,也把压力舒缓了,没有集中在高三,有这么一个过程,虽然中间有点让我在持续高压下有点麻木,但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改革。 我只是想到什么就写了什么,看看就好,不用在意

奔流
回复

奔流

2018-11-22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