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间也需要“见外话”:“谢谢”“对不起”

我有一种深刻的感受,“谢谢”“对不起”这样的话被国人视为礼貌用语,多用在“外面的场合”,即使教育小孩学会讲礼貌时,也是针对“外面的人”。在家里,尤其是在最亲近的人之间,这样的话语却好像派不上实质用场。什么原因呢?借用我从一个儿童口中得到的幼稚却单纯的解释吧:在家说“谢谢”“对不起”太肉麻了,说不出口。当被追问“为什么肉麻,说不出口”时,得到的回答是“都是应该的,不用客气”。

责任编辑:温翠玲

(新华社 倪树斌/图)

我有一种深刻的感受,“谢谢”“对不起”这样的话被国人视为礼貌用语,多用在“外面的场合”,即使教育小孩学会讲礼貌时,也是针对“外面的人”。在家里,尤其是在最亲近的人之间,这样的话语却好像派不上实质用场。什么原因呢?借用我从一个儿童口中得到的幼稚却单纯的解释吧:在家说“谢谢”“对不起”太肉麻了,说不出口。当被追问“为什么肉麻,说不出口”时,得到的回答是“都是应该的,不用客气”。

我的一位朋友曾带着儿子去美国访学,她告诉我一件她印象深刻的小事:有一次,她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


朱俊源
回复

朱俊源

2018-11-24

东西方文化差异,你让中国人天天在家里和亲人说谢谢对不起之类的话,全家人都会很奇怪别扭的。

南行立
回复

南行立

2018-11-24

我觉得不仅仅是亲人之间不说,真正的好朋友之间也很少说这些话吧。

Bert_G
回复

Bert_G

2018-11-23

含蓄说不出口

木头
回复

木头

2018-11-23

其实在家也是会和父母亲说谢谢,对不起之类的,但是他们会觉得不需要这样,我觉得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看法

星河摆渡人
回复

星河摆渡人

2018-11-23

真的感动不是几句话能表达的

-
回复

-

2018-11-22

有时候过于客套反而不利于感情的深入

哨子
回复

哨子

2018-11-22

这个观点,我个人表示不同意。文化不同,文化之间也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他们的未必是我们认为最好的。

书虫变蜻蜓
回复

书虫变蜻蜓

2018-11-22

我的母亲就是这样教育我的,想不到在这里看到了。

维信电子期刊2018
回复

维信电子期刊2018

2018-11-22

谢谢,对不起是否可看做礼节,也就是对外我们包裹的一层衣服,到家了可能许多人真的就想脱去这层繁文缛节,放空自我。但是在放空自我的同时,毫不顾及家人的感受是不可取的。

137****6938
回复

137****6938

2018-11-22

我告诉孩子,有人为你服务的时候要说谢谢,家里也一样。试着用这样的方式培养感恩之心。

少侠要努力
回复

少侠要努力

2018-11-22

山东人说的少点

天边
回复

天边

2018-11-21

要尊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不能统一标准搞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