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间也需要“见外话”:“谢谢”“对不起”
我有一种深刻的感受,“谢谢”“对不起”这样的话被国人视为礼貌用语,多用在“外面的场合”,即使教育小孩学会讲礼貌时,也是针对“外面的人”。在家里,尤其是在最亲近的人之间,这样的话语却好像派不上实质用场。什么原因呢?借用我从一个儿童口中得到的幼稚却单纯的解释吧:在家说“谢谢”“对不起”太肉麻了,说不出口。当被追问“为什么肉麻,说不出口”时,得到的回答是“都是应该的,不用客气”。
责任编辑:温翠玲
我有一种深刻的感受,“谢谢”“对不起”这样的话被国人视为礼貌用语,多用在“外面的场合”,即使教育小孩学会讲礼貌时,也是针对“外面的人”。在家里,尤其是在最亲近的人之间,这样的话语却好像派不上实质用场。什么原因呢?借用我从一个儿童口中得到的幼稚却单纯的解释吧:在家说“谢谢”“对不起”太肉麻了,说不出口。当被追问“为什么肉麻,说不出口”时,得到的回答是“都是应该的,不用客气”。
我的一位朋友曾带着儿子去美国访学,她告诉我一件她印象深刻的小事:有一次,她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邵小乔
朱俊源
东西方文化差异,你让中国人天天在家里和亲人说谢谢对不起之类的话,全家人都会很奇怪别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