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与商业论战背后 社会企业是不是“神丹妙药”?
“过分抬高社会企业,贬损公益组织,模糊公益与商业的边界,势必侵蚀公众的公益热情,误导资源流向,使本来就不足的公益资源流向商业。”
责任编辑:吕宗恕
(本文首发于2018年11月15日《南方周末》)
“过分抬高社会企业,贬损公益组织,模糊公益与商业的边界,势必侵蚀公众的公益热情,误导资源流向,使本来就不足的公益资源流向商业。”
种种迹象表明,“社会企业”概念正在炙手可热,其背后另一幅图景是:公益与商业的边界逐渐模糊。
2017年3月,摩拜入围“中国社会企业奖”引发公益圈巨大争议——如果摩拜算社会企业,那么其他共享单车公司是不是也算?七个月后,美团点评公开宣称企业发展的全新阶段将是“社会企业”。
2018年9月,中国慈展会社会企业认证收到来自全国26个省份共621家企业申请,111家最终通过认证为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的经典定义——“以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早已不够用了,社会企业研究者用了两个“比较”来形容它,“比非营利组织(又可称公益组织)更具企业家精神(创新性、承担风险能力、可持续性等),比传统企业更具清晰及专注的社会目标。”
但社会企业介于公益与商业之间,既兼得二者优势,也搅浑了两者的边界。
2017年9月,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出版《公益向右,商业向左》一书,大力推荐社会企业,即遭到研究非营利组织的资深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康晓光的严厉批驳。中国公益行业将这一公开辩论称之为“两光之争”。
“两光之争”在“2017中国公益年会”被评为“2017年度中国十大公益新闻”,升级为行业论战。有关“公益与商业”的关系探讨延宕至今。
2018年10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馆召开“公益与商业关系国际研讨会”,各地学者既要争一争公益与商业谁为主谁为次,更想厘清彼此边界。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认为此番争议的焦点是对社会企业热闹的背后、公益与商业的融合抱有担忧:是否泥沙俱下?
混沌地带
在这场题为“公益与商业关系国际研讨会”的议程里,康徐二人的发言排在前头,仅次于开幕式。这充分挑起了与会者的兴趣,康徐二人将如何深化讨论?
徐永光在《公益向右,商业向左》一书中详细描述过“影响力投资光谱图”:左边是最重社会效益的公益组织,右边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由左至右逐渐过渡,从完全不收费的公益服务,收费的公益服务(但不分配利润),以解决问题为第一要务的社会企业,商业活动兼顾股东、消费者、环境和国家利益的企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