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爱钱,也爱苏联 ——双面间谍斯克里帕利的生与死

毒杀案后,斯克里帕利幸免一死,被英国政府藏了起来,既不露面也不发言。

责任编辑:刘小磊

斯克里帕利和女儿尤利娅在英国。(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1月1日《南方周末》)

俄罗斯军事情报总局格鲁乌(GRU)特工谢尔盖·斯克里帕利(Sergei Skripal)大概是叛逃西方的苏联—俄罗斯间谍里知名度最小的,直到2018年3月英国索尔兹伯里的神秘毒杀案见诸报端。毒杀案后,斯克里帕利幸免一死,被英国政府藏了起来,既不露面也不发言。我们除了从他女儿尤利娅口中知道他还活着外,其他一概不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谍战迷雾重重不可窥探: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在斯克里帕利中毒前,一位记者为了写书对他进行了深入的采访。2018年10月9日,这本《斯克里帕利档案》上架了。

马克·厄本(Mark Urban)是英国BBC2台跑外交与国防线的记者,也是一名军事史学者。2017年,马克打算写一本关于苏联间谍的著作,这本书原本设想以五六个叛逃到西方的苏联间谍为主角。为此,他在2017年夏天多次采访斯克里帕利。因为马克曾在1988年作为战地记者采访过苏联在阿富汗的作战部队,和斯克里帕利共同认识一些老兵,因此得到了斯克里帕利的信任。

2018年3月4日的暗杀事件发生后,马克改变了写作计划,将全书聚焦到斯克里帕利一人身上。斯克里帕利中毒后,马克数次提出采访要求,都被警方以安全考虑为由拒绝了。

《时代》周刊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厄本及时而迅速地为这次异乎寻常的间谍事件写了一本精明的书,斯克里帕利事件的后续发展将来或许会有其他书籍再做跟进,但是它们跟厄本的研究提供的深度背景信息是不可相提并论的。”遗憾的是,由于出版周期的限制和案情调查的快速发展,这本书的内容没有加入最新的调查结果:此书10月9日上架,9月暗杀者的真实身份曝光,可惜这时书已经进入印刷流程,无法把这个重大案情突破加进去。不过作者在推特上对后续的案情调查表达了认可态度。

谢尔盖·斯克里帕利(中)和家人合影。母(左一)父(后排左一)。(资料图)

早年间谍生涯

谢尔盖·斯克里帕利的出身可谓根正苗红,他1951年生于加里宁格勒,父亲是苏联红军炮兵。高中毕业后他和哥哥瓦莱利都进入了高级军工学院,毕业后都当了伞兵。1972年他与青梅竹马的女友柳德米拉成婚。1970年代中期,斯克里帕利作为伞兵部队侦察兵被派往远东特种部队。在那之后,他被派往乌兹别克斯坦(当时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1978年底,他又作为特种部队被派往阿富汗,执行暗杀几名亲美阿富汗高官的任务。

1979年,斯克里帕利终于从特种部队转为“真正的间谍”,他从乌兹别克斯坦调到莫斯科,参加了4年的间谍培训课程,同时学习葡萄牙语(GRU原计划将他派往莫桑比克)。1984年,在紧急培训了一段时间英语后,他被派往地中海小国马耳他,开始了第一次驻外任务。他的官方身份是分管体育和文化的大使馆秘书(外派间谍分为两种:“派驻间谍”和“非法间谍”。“派驻间谍”指有官方身份的间谍,通常是大使馆职员。斯克里帕利就属于这类。这也是所谓被默许的“官方间谍”。“非法间谍”则是以平民身份隐藏在别国的间谍,比如在美国被捕的俄罗斯间谍安娜·查普曼)。

1980年代,苏联人民旅居海外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马耳他虽然是个地中海小岛国,但是生活水平好得多。在莫斯科排队买鲱鱼罐头的斯克里帕利一家到了这里,天天都能吃到海鲜大餐。不过驻外工作通常只有三到五年,对于GRU间谍来说,想延长驻外时间或者再次外派到更好的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得有“业绩”:策反了多少西方间谍,或收买到多少情报。然而,斯克里帕利发现马耳他实在不方便开展策反工作:作为冷战中东西方力争的战略要地,马耳他地方虽小,各国间谍却很多。西方间谍也有业绩考核。常常是他把属意的策反对象,比如美国大使馆某职员,约到小酒馆,酒过三巡后却发现对方也想策反他。互相策,很尴尬的。

因此斯克里帕利很快改变了策略,转而结交那些来马耳他度假的驻意大利西西里的美军,常常组织个友谊足球赛或者请他们喝酒什么的。斯克里帕利跟马克说他成功策反了6人,甚至包括一个部长。不过马克不能确定他有没有吹牛,毕竟那时候有的特工跟西方人喝了几杯酒就跟总部汇报说策反成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