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里的“新”乡村教育者

当地的条件不算特别差,但家长的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往往不太支持,老师只能自己教,既当老师也当家人。

责任编辑:冯飞

牛宇老师把身子凑向正在发言的学生,仔细聆听他的回答。(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距离北疆边境线200多公里,黄河大拐弯的西侧脊部,河套平原上黄河水滋养出一片农田。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丹达木头乡总校坐落在田野当中,成为乡里唯一小学,经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推动,校园里几排校舍都是新的。

80后教师牛宇在这所学校担任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共1个班,22名学生。

牛宇老师在上阅读课。(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计,“十二五”期间,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数减少了1211所。

牛宇从2009年调入现在的学校,见证了近10年来,这里的变化。虽然住在市区,但她觉得农村的孩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QQ用户
回复

QQ用户

2018-11-01

以后我也会是一名人民教师,加油吧

芦苇
回复

芦苇

2018-10-31

个人生命的成长就是从一种孤独到另一种孤独的成长。如果你愿意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光辉更多人的生命中,那就努力去践行。世界那么大,不一定繁华喧嚣才是栖身之地,在遥远的西部,在偏僻的山区中有一种等待,期待外面的世界给这里干旱的土地灌溉雨露,播种希望。

大海
回复

大海

2018-10-31

农村学校最缺的还是优秀老师。软件问题。

你明天的太阳
回复

你明天的太阳

2018-10-30

这才是读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