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曹斐的现在未来时

“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如果用人类学、考古学的方式来调研这些作品,那么它们可以作为这个时代的参考。”

责任编辑:邢人俨

2005年,曹斐收到西门子艺术项目“Whataretheydoinghere?”的邀请,在广东佛山的欧司朗工厂拍摄了《谁的乌托邦》,记录工人们在设备整齐划一的车间里跳舞、弹吉他的影像。图中在仓库过道跳孔雀舞的林爱玲就是其中一位,彼时她18岁。在这部作品中,曹斐试图探索珠三角工厂里那些参与到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年轻工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如何获取新的生活经验和意义。曹斐凭借该作品于2006年获得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最佳年轻艺术家奖”,开始受到国内外关注。(受访者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0月25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我不愿意给出一个定论” 艺术家曹斐的现在未来时》)

广东文化标本观察之六

广东当代艺术的土壤与基因

艺术工作组“大尾象”诞生于1990年代初的广州,在广东当代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由其推动的一系列艺术实验和实践,为广东当代艺术在连接本土与世界进程中做了最初的探索与尝试。

 

“大尾象”成员包括林一林、陈劭雄、梁钜辉、徐坦。1991年,“大尾象”在广州第一工人文化宫二楼展厅举办了第一回展。这次展览完全由当时尚未被广泛理解、接受的装置组成。空旷的展厅里,陈劭雄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七天的沉寂》——他连续七天用黑色油漆涂满160平米的透明薄膜。

 

彼时,在珠三角下海、经商热潮中,相比中国其他城市的艺术家,广东艺术家要面对的不仅有尚且保守的官方美术系统,还有日益膨胀的商品经济与消费主义。“大尾象”成员,既是艺术家又是策划人,坚持艺术家各自独立创作,再联合办展的工作方式。这种姿态对更年轻一代广东艺术家日后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1991年下半年,策展人王璜生将“大尾象”的作品图片带去北京西三环文献展,引起了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荷兰著名策展人戴汉志的注意。戴汉志选中林一林的《标准住宅系列》,邀请他参加1992年底在柏林的展览。在《标准住宅系列》中,林一林从建筑工地上运来钢筋、砖头等材料,在展览空间里按照标准住宅建起若干“居住空间”,对城市现代化进行了反思。

 

在“大尾象”活动最频繁的1991年到1996年之间,工作组成员几乎每年都会在广州做一两个展览。除了缺少工作室和展览空间,展览的费用还需由艺术家承担。1997年,策展人侯瀚如把“大尾象”的作品介绍到西方。他与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策划的“运动中的城市”巡回展使“大尾象”的很多作品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林一林看来,多年后回看“大尾象”时期的作品并不感觉陈旧,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对艺术史的长期关注有关。相较于依赖技巧训练的学院派语言,“大尾象”一直在避免重复以前艺术家做过的事情,提倡对艺术语言的贡献。他们曾有很大的野心超越本地艺术生态。他们不知道同时期的艺术家,没有受他们的影响,反而让他们思考的问题与剧变中的亚洲城市始终同步,而非仅局限于广州。

 

2002年11月18日,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又称广州三年展)以更加宏大的野心与面貌落地广东美术馆。与以往中国沿用几十年的广泛征集与层层评审的年展机制不同,首届广州三年展引入主策划人与策划人团队共同协作的运筹机制,芝加哥大学教授、艺术史家巫鸿任主策划,时任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艺术评论家黄专、策展人冯博一共同组成策划委员会。

 

首届广州三年展以“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为主题,集结了海内外137位中国艺术家的182件作品,意在对1990年代中国实验艺术进行系统性的史学回顾和学术阐释。主策划人巫鸿尝试对中国“实验艺术”的概念和发展进行了梳理:在实验艺术的限定因素中,最根本的就是艺术家在一个飞速变化的社会中的自我定位。巫鸿说,“中国的实验艺术,就是中国实验艺术家们的艺术。”

&n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