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吕乐

电影《找到你》的上映,让人们开始关注再次以导演身份走上前台的前摄影师吕乐,我们回溯过去,希望能“找到”一个“被大众忽视”的吕乐

吕乐 图 / 本刊记者 姜晓明

电影《找到你》的上映,让人们开始关注再次以导演身份走上前台的前摄影师吕乐,我们回溯过去,希望能“找到”一个“被大众忽视”的吕乐

1

隔着桌子,前摄影师、现在的导演吕乐,伸出他的右手,跟我握手。

“你的手很放松,有温度,”吕乐说,“说明你不紧张。”

吕乐再次伸出他的手,这一次,他有意把自己的手掌绷得僵硬。“如果是这样的手,太紧张了,就不大适合当演员。”

这是吕乐的方法论。选演员的时候,特别是非职业演员,吕乐会跟他们握手,他握手的感受会影响他们是否能够留下来。

除此之外,吕乐会用握手的方式来给家里选保姆。“她们的手都挺粗糙,干活的手,握手的时候还得看微表情,人有时会从细微神态透露出某些内在的东西,眼神怎么样啊,特别多细节。”他的太太则喜欢通过看面相找人。这些方法论并不是每次都奏效。有一回,一位看上去满足所有条件的保姆,晚上给他们年幼的孩子喂奶时,喂的是凉奶。第二天早上,他们就解雇了这位保姆。这位不称职的保姆来自四川广元,下次遇见广元的保姆,他们心里就会咯噔一下。但这又不尽然,吕乐母亲家的保姆来自四川广元,好得不得了,“保姆说什么就是什么。”母亲极其喜欢甚至是依赖她。

吕乐觉得这都是个人经验,没有普遍性,他自己也不会因此落入陈见。好比他这些年参与的电影,无论作为摄影或是导演,手法都不会被框定,他会适应不同电影的需要。

这些天,吕乐去了卢沟桥附近的饭店,跟北京电影学院78级的同学聚会,距离他们当年入学已经过去40年。有老板出钱,各地的同学又聚在了一起。吕乐当年念的是摄影系,这次除了张艺谋、一位后来没做摄影师的同学和一位去世的同学,摄影系的同学都到齐了。表演系的同学人多,吕乐一直都认不全。导演系这次来得也挺全,除了田壮壮,其他人都来了。他们站在一起,朝着高处的照相机,拍了一张大合影。吕乐导演的新片《找到你》正在上映,陈凯歌还包了场,请大家去看电影。

这拨被称为“第五代”的电影人,大多过六十岁了。吕乐还能详细地回忆起从电影学院毕业实习时,去云南拍电影《红象》的情形。《红象》是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的片子。导演是张建亚、田壮壮和谢小晶。摄影是曾念平,三位副摄影是张艺谋、侯咏和吕乐。“其实我们三个人都是摄影助理。”吕乐说,“艺谋是大助理,负责量光;侯咏是二助理,负责焦距;我是三助理,负责扛机器。”冯小宁是这部电影的美术。《红象》拍摄期间,导演王君正带着陈凯歌在云南相邻的一个县拍电影《应声阿哥》。

《红象》 (1982)

拍《红象》的时候,有一天大清早,剧组到一片清代戍边人的墓地里看景。导演和摄影,还有其他工作人员都在。三个摄影助理在一片混杂着阳光的雾气里讨论比划起来,这镜头该怎么拍,那镜头又该怎么拍。“一旁的工作人员都看傻了,这几个小孩在干嘛呢,这完全还轮不到我们说话呢。”张艺谋当时还创新地提出了摄影的不完整构图,当然,他的建议被否定了。

吕乐坐在桌前,对往事的讲述是平缓的,放在同学里面,他都是说话不多的人。吕乐的同班同学、北京电影学院前院长张会军说,“那时的吕乐,是一个学习勤奋的人,做作业、拍东西,都比较有数,属于那种世俗看淡但内心澎湃的人,总的特征是坚持个性与低调行事。吕乐为人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主动说话和表达自己,即便是说,也是非常腼腆。没有成篇大套的东西,都是一句顶多几句、言简意赅、值得回味的大实话。”

吕乐的“乐”,发音是“音乐”的“乐”。他是1957年生人,小时候随家人到了北京,讲一口慢慢悠悠的北京城市普通话。他最早的名字是“大跃进”的“跃”,后来是“越南战争”的“越&r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