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年前,在非洲修铁路的中国人

上世纪70年代,中国支持第三世界兄弟国家,援建了坦赞铁路,这是中国当时最大的援外项目,几万中国人在遥远的非洲度过了几年难忘的岁月

中、坦、赞三国工人一起劳动

上世纪70年代,中国支持第三世界兄弟国家,援建了坦赞铁路,这是中国当时最大的援外项目,几万中国人在遥远的非洲度过了几年难忘的岁月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第396期)

几乎在国内所有相关报道中,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的坦赞铁路都得到赞美之声。

这条由中国政府于1970年10月承建、并于1976年7月全线完工的贯通东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线,不仅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更因沿线地形复杂、线路需跨越裂谷带而闻名于世。

援建坦赞铁路,从最初的勘探到最后竣工,整整花了十年,实际造价也一增再增。中国为此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64名中国员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那段时间也正是中国经济极其困难的时期,中国人民为修筑这条铁路付出了非常沉重的代价。

时光流逝,在70年代“闭关锁国”时期走出国门的中国工人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思想到异国他乡、又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对于这些,国内媒体一直鲜见报道。

本刊特约记者在成都有幸遇到了当年曾参加援建坦赞铁路的部分中国员工,他们是铁道部原中铁二局机械厂厂长唐玉海、政工干部陈述焕、汽车司机季永林、机修工刘德贵、张宗荣,听他们回忆起那一幕幕往事。

坦赞铁路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始发站。车站是以北京站和大连站为原型设计的

幸福的“学习班”

采访时,季永林告诉记者,那时,别说去非洲,如果成都街头出现一位面孔和肤色迥异的人,立即会引起大家围观。

正是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下,走出国门,去非洲援建坦赞铁路,对于参加者来说是一件重之又重的“政治任务”。季永林告诉记者,当年参加援建坦赞铁路,首先要“根红苗正”,中铁二局机械厂青年员工多,家庭出身多为没有“历史问题”,申请的多,被批准的也多。

申请被批准后,接下来要组队到北京“学习”。地点是铁道部旁的一个叫“北蜂窝”的地方。记者采访的上述五人并不是同一批,所以进入“学习班”的时间也稍有差异,但学习内容是一样的——“毛泽东思想”、国际主义”、“共产主义风格”,间或插讲有关“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等相关内容。

接受采访的几位师傅告诉记者,那时的人思想极为单纯,上级怎么说就怎么做。陈述焕拿给记者一本当年的政工日记,记者看到了他工工整整写着这样的诗句:“主席挥手指航向、远渡重洋来坦赞。雄文四卷随身带、主席教导记心上。胸怀朝阳干革命、重(注:这是陈第二次赴坦)返坦赞斗志昂。早日修通友谊路、彻底埋葬帝修反。”

陈述焕说这是当年大家普遍的心态,只是因自己是政工干部而写在本子上而已。正是带着这样的思想,所以在学习时,大家都极其认真。刘德贵则插话说,学习热情高涨,除了思想一致外,每位出国人员都有400元的服装费。刘德贵当时是三级工,每月工资42元。他告诉记者,当领到相当于几乎一年工资的服装费时,他做梦都不相信是真的,身边有人悄悄想少做两件衣服,然后把钱积攒起来,但随后大家发现这种想法不可能实现,发下来的钱最后又都统一交到制作成衣的服装店。每人涤卡和的确良成衣各一套,外加衬衣大衣若干,外加帆布箱和帆布包各一个。

除了服装费带来的惊喜,大家刚到北京第一天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竟然有馍吃,这还不算,还有白饭。晚餐时,一道红烧肉上来,让所有人都兴奋得睡不着觉,而且在整个学习班期间,隔三差五就有肉吃,以后最后学习班结束了,大家都恋恋不舍,希望能再多学习几天。

据记者了解,70年代初期的四川成都地区,也还是存在吃不饱饭现象的。城里还好一些,每月能供应半斤清油(菜籽油)和一斤肉。那时,只有一些“干部”和少数家庭能吃上真正的红油(辣椒油),而一般大众家中所谓的红油,都是用凉水泡的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