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口传文献的“诞生” :口耳相传,脆弱程度超出想象

“像秋收的时候,天要下雨了,这些东西已经烂在田里了,想办法先收到家里,再来整理。”

责任编辑:邢人俨

松桃苗族自治县长兴堡镇“迎龙”祭祀,村民将稳固大地、掌管风雨、庇佑人畜庄稼平安兴旺的龙神从东方的水流边请回村中。盛装的妇女们左手打伞,右手拿象征龙皮的红布。(吴颖建/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9月6日《南方周末》)

“像秋收的时候,天要下雨了,这些东西已经烂在田里了,想办法先收到家里,再来整理。”

62岁的龙秀海每天都会在电脑上输入由拉丁字母构成的苗语文字,再将其翻译为汉语。

作为《苗族(东部方言)口传经典》丛书编辑组的发起人和成员,他早已熟练掌握了苗文的书写。十几年前,这位土生土长的苗族人仅仅会说苗语,并不会写苗文。

退休前,龙秀海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工作。

松桃苗族自治县有近30万苗族,人口约占全县的一半,是湘黔渝交界地区、使用苗语东部方言的苗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1956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为其制定拉丁字母文字之前,这个古老民族千百年来几乎没有文字,文化靠口耳代代相传。

十多年间,龙秀海持续搜集整理苗族传统文化素材,先后于2006年和2015年出版了《松桃苗族情歌选》,以及记录苗族“巴狄熊”祭辞的《椎牛》。

“巴狄”除了指祭司、祭祀仪式,还包括在仪式上唱诵的祭辞。“熊”是东部方言苗族的自称,“扎”是这些苗族对汉族的称呼。因为所用语言的不同,“巴狄”也被分为由苗语唱诵祭辞的“巴狄熊”和当地汉语方言唱诵的“巴狄扎”。“巴狄熊”和“巴狄扎”是同属苗族祭辞的两个系统,前者是苗族原生的祭祀文化;后者则是苗汉文化融合的结果。

2011年初,龙秀海开始下乡搜集“巴狄熊”祭辞。他先后搜集了几位祭司的祭祀版本,后来又与麻勇斌合作,将各自搜集到的五堂“巴狄熊”整合在一起,出版了《苗族口传活态文化元典》。

2017年3月起,在当地县政府的资助下,龙秀海与十几位研究者开始了大型丛书《苗族(东部方言)口传经典》(以下简称《口传经典》)的编纂工作。这套丛书计划于2021年出版,预计达23册,内容涵盖苗族“巴狄熊”“巴狄扎”的祭辞和仪式、苗族老本歌、礼仪歌、情歌、婚姻礼辞、民间故事等。

“丛书”编辑组

2016年底,在县里的一次本地作家新书发布会上,龙秀海与县文广局局长李峰聊到了苗族传统文化研究,并表达了搜集整理苗族口传经典的想法。

“苗族文化很多都是口耳相传,脆弱程度超出想象。很多大师已经渐渐老去,而这些文化可能随时因为一个老人的消失,就消失了。”李峰答应尽快向上级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