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督查“国家队”,如何不背“一刀切”的锅
厚厚的自查名单,一方面反映了地方政府的压力,能报则报;另一方面则是寄希望于环保督查,解决久违的顽疾。
环保督查组成了“钦差大臣”,却也背上了“环保一刀切”的锅。
责任编辑:汪韬
(本文首发于2018年8月30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督查“国家队”,如何不背“一刀切”的锅 汾渭平原迎来八个月滚动督查》)
厚厚的自查名单,一方面反映了地方政府的压力,能报则报;另一方面则是寄希望于环保督查,解决久违的顽疾。
环保督查组成了“钦差大臣”,却也背上了“环保一刀切”的锅。
万再峰走访后观察到,除了规划中需要关停的两类企业外,西咸新区大多企业都按照规范,装有环保处理措施,“这一点说明当地政府督办的力度较大。”
西安的一个灶台和铁锅成了网红,因为它们被一张落款“西安市临潼区西泉街道办事处”的封条封住了。
网友纷纷感慨:“环保检查连饭都不让做了!”
照片在2018年8月20日火的,就在这一日,“蓝天保卫战”的督查“国家队”走出京津冀和周边地区,一路向西部进军,来到汾渭平原。
很快,照片中的当事方,本被网友认作“始作俑者”的西泉街道办事处报警了。经过当地派出所查实,这张封条来自辖区整治“散乱污”企业时查封的排污企业机器设备,有人把它揭下来,贴在了自家的灶台上。
被撕的封条背后,是一场要持续8个月的车轮战,来自全国各地的281名督查队员分成90组,进驻11个城市各县区。
汾渭平原仅次于京津冀区域,是中国PM2.5浓度第二高、二氧化硫浓度最高的区域,2018年前7个月,全国169个城市的排名中,汾渭平原11城中有7个城市位列后20名。
由于起步晚了一点,撕封条等荒诞的场景在这里上演,作为建设中的中西部地区,保护和发展的冲突也更加激烈。
“天啊, 怎么都是馍馍店”
网红封条灶台虽然是移花接木,食品作坊被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