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租公寓,杠杆上的生意

长租公寓一方面与房东签长租,但却月付租金;另一方面,长租公寓利用金融机构向租客放贷。

责任编辑:冯叶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18年7月12日,上海,链家自如海燕计划地铁广告。(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8月30日《南方周末》)

长租公寓为自己截流出一个资金池。一方面,长租公寓与房东签长租,但却月付房东租金;另一方面,长租公寓利用金融机构向租客放贷,一次性从金融机构回收未来几年的房租。

自如模式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长租公寓变身类金融机构后,是否应该按照金融机构的标准,由银监会进行监管;另外一个是自如通过ABS融资后的投入方向,是否应该有所限制。

鼎家、爱公寓等长租公寓的相继倒下,揭穿了一个秘密——传统的房屋中介已经插上了金融的翅膀。

长租公寓,自2017年起在“租购并举”的号召下如火如荼发展起来。一时间,房地产公司、中介、酒店以及各种创业公司纷纷涌入,跑马圈地。

在扩张的渴望与盈利的驱使之下,它们不约而同选择与资本合作,通过房租贷、资产证券化等各种方式,为自己增加杠杆。

然而,当房屋中介变身类金融机构以后,谁来监管?

背上房租贷

租房贷款,对于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蹊跷的是,很多时候,他们选择租房贷,并不是由于缺钱,而是中介的督促。

“租房签约的时候,中介让我关注一个公众号付款,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贷款。”刚到上海的柳生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柳生今年22岁,2018年4月底刚到上海,就与朋友一起,在找房当天就租到了房子、签了约。中介是一家叫微舍的长租公寓,签约时中介告诉他,今后就用一个名叫“蘑菇租房”的App交水电气费,另一个App“巴乐兔”是给房东打房租的,还要关注一个微信公众号“印花分期”来付款。

多位上海的受访者反映,他们在租房时也都用到了上述几款App。租房市场俨然已经衍生出一批为长租公寓服务的服务商。

在中介的催促下,这位男生用身份证登录、绑定银行卡、又拿着身份证拍照上传,很快租房手续就办妥了。

“和我之前在深圳租房不一样,可能上海就是这样的。”他没多想。在租房贷款成为社会热点后,他重新翻出当时的合同,才发现合同上有贷款。他一共贷了1.98万元。

不独微舍如此。一位女生对上海本地媒体“周到”爆料一家名叫青客的长租公寓。她在青客工作人员的说服下,办了一笔26个月分期付款的银行信用卡,每个月给银行还钱。她的租房协议上写道“一次性支付26个月租金为VIP会员,享受VIP会员补贴200元/月”,协议还强调“任何原因无法通过会员银行分期审核的,即为普通会员”。

这位刚毕业一年多的女孩,以为去银行办分期只是一种支付租金的方式,并没有意识到从此欠了银行26个月房租,而这笔钱已经由银行一次性给到了青客。

一位青客的前员工在“知乎”爆料,所有想要办理“会员价”押二付一的客户,必须强制办理浦发银行信用卡分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夏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Nick楊🏀
回复

Nick楊🏀

2018-09-01

知识的匮乏为何怪罪于人?你是社会精英,大部分人都是混沌的。

不能相爱-不要离开

2018-08-31

都叫分期了,还不知道是贷款?这知识水平还去伤害租房呢

Nick楊🏀
回复

Nick楊🏀

2018-09-01

知情权,很多时候甲方把问题都会一笔带过,不会讲得很细。我在办理招商银行的储蓄卡时,前台人员让我不停地进行验证,我问干嘛的?她让我不要管😢后面我去注销在苏州办的工商银行卡时,工作人员告诉我办理卡片的时候赠送了十多个公交卡,我当时以为是装饰品,如果注销,一个公交卡赔20,予以处理。

QQ用户
回复

QQ用户

2018-09-01

万恶的资本,能不能不要再剥削我们这些底层人民的血汗钱了?房价让资本给抬起来,现连租房价格都让他们给抬起来?还让不让人活了??特别想不开,压力太大了,活着毫无希望,死了算了

亭吾
回复

亭吾

2018-08-31

第一句话我就看不懂……

<。)#)))≦羽
回复

<。)#)))≦羽

2018-08-31

对于越权融资放贷的房产机构,一定要做出监管。最起码让老百姓知道这种行为,至于愿不愿意参与还是看个人选择,否则最后机构跑了,房东和房客都要吃亏

潘大珊?
回复

潘大珊?

2018-08-31

我有些看不懂

不能相爱-不要离开
回复

不能相爱-不要离开

2018-08-31

都叫分期了,还不知道是贷款?这知识水平还去伤害租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