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主流是反对连坐的
在另一部先秦儒家经典《左传·昭公二十年》中,引用过《尚书·康诰》:“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责任编辑:陈斌
(图文无关)在后世的历史上,儒的主流一直在和“孥戮”的遗产进行搏斗。
(本文首发于2018年8月23日《南方周末》)
在另一部先秦儒家经典《左传·昭公二十年》中,引用过《尚书·康诰》:“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很多人看古代背景的电视剧,总是会接触到“给我诛灭九族”,甚至是方孝孺被灭“十族”这些内容。在大众的想象中,汉武帝以后是“独尊儒术”,所以这些一定都是儒家的主张。那么,儒家是否主张对罪犯实行连坐?
《尚书》是儒的核心经典,其中的《甘誓》一篇,确实提到过“孥戮”的内容,即夏启在发动战争前,对军队进行了动员,宣布如果不听号令,“予则孥戮汝”,杀掉你们的妻儿老小。如果只看这段文字,会觉得非常残酷。比如北宋的王禹偁就认为,唐代元和、长庆时期士大夫为皇帝所制作诏书中,有胜过了《尚书》的部分,如元稹《牛元翼制》中就有“孥戮示众,朕不忍闻&rdq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夏
秋海棠之梦
快算了吧,这种洗地文没意义。大家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儒家自汉代统治中国千年,每朝每代喊着废除酷刑的也没几人,也从来没实现过,为什么?先不论儒家思想本身怎么样,至少在历史发展中,孔孟之道逐渐变成了读书人特权阶级的工具。只有不停地美化老祖宗,才能让自己的权力更稳固。宦官一刀割在了身体上,便能侍奉皇帝,读书人一刀割在了心里,便能捧着孔孟之道,窃据朝堂,所行所为,无不是为了私利。从汉代到明清,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仍要警惕,一些过度美化过度宣扬,再把孔孟当成了工具,束缚中华千年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