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十年仍偷产氟利昂:臭氧层杀手回归

破坏臭氧层的“杀手”,早在2007年就应停止消费的氟利昂CFC-11,但仍有企业偷偷使用,主要用于建筑保温材料的发泡剂。

最终非法使用量占比多少,仍需要调查和核实,而“物美价廉”的CFC-11戒不掉,也源于对其监管的忽视和完美替代物研发之难。

2018年7月28日起,生态环境部组织各地对企业全面排查。发现的违法行为将按照《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处罚,对涉嫌犯罪的将联合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编辑:汪韬

(农健/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8月23日《南方周末》)

破坏臭氧层的“杀手”,早在2007年就应停止消费的氟利昂CFC-11,但仍有企业偷偷使用,主要用于建筑保温材料的发泡剂。

最终非法使用量占比多少,仍需要调查和核实,而“物美价廉”的CFC-11戒不掉,也源于对其监管的忽视和完美替代物研发之难。

2018年7月28日起,生态环境部组织各地对企业全面排查。发现的违法行为将按照《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处罚,对涉嫌犯罪的将联合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没有任何标签的红色金属桶在厂院中堆叠,桶里装着什么,工人讳莫如深。

这是在距离北京150公里、雄安新区70公里的河北廊坊大城县广安镇,南方周末记者看到的一幕,这些桶里,其中可能含有名为CFC-11的化学品。

CFC-11,三氯氟甲烷,化学分子式CCl3F,这个陌生的学名背后是很多中国人最早的环保启蒙——造成臭氧层空洞的杀手“氟利昂”。按照计划,除医用气雾剂必要用途以外,中国对CFC-11的消费早在2007年7月1日就已停止。

但在11年后的2018年5月,《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大气层中CFC-11浓度下降速度在大幅减缓。随后,中国10省的18家企业被指仍在违法使用CFC-11,主要用于建筑保温材料的发泡剂。

对非法生产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严查紧随而来。2018年7月28日起,生态环境部组织各地对企业全面排查,特别是CFC-11企业。发现的违法行为,将按照《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的要求处罚,对涉嫌犯罪的将联合司法机关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

臭氧层“杀手”一直在隐藏,只是重新浮出水面。

“得有人领着去”

2018年8月21日,昔日繁闹的广安镇有点萧条。

“我们不做生意,也不是厂子,更没有保温板可卖。”对大城德胜化工有限公司的销售员来说,一笔几十万的新生意似乎并不诱人,尽管身后的透明玻璃外就是成桶堆放的聚氨酯原料,她还是一连三句回答“送&rdq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