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收养儿童南昌寻亲记 “每年都有人回来,但从没有人找到过亲生父母”

“每年都有人回来,但从没有人找到过亲生父母”

一开始,洪盼并不知道自己将养育一个需要特殊照顾的儿童,但她也没花太长的时间做心理建设。南昌项目中,有的孩子患有脑瘫、唐氏综合征等疾病,被领养后,他们都得到了更好的治疗条件。

跨国领养在21世纪初开始出现大比例下跌,至2016年下降至约一万一千例,下跌近75%。美国是跨国领养的大国,2013年尚有七千余跨国领养的案例,至2017年仅存4714例。

责任编辑:吴筱羽

洪盼和艾琳一行,带着一百多个美国家庭的资料,到南昌寻找孩子们的亲生父母。(受访者供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8月23日《南方周末》)

一开始,洪盼并不知道自己将养育一个需要特殊照顾的儿童,但她也没花太长的时间做心理建设。南昌项目中,有的孩子患有脑瘫、唐氏综合征等疾病,被领养后,他们都得到了更好的治疗条件。

跨国领养在21世纪初开始出现大比例下跌,至2016年下降至约一万一千例,下跌近75%。美国是跨国领养的大国,2013年尚有七千余跨国领养的案例,至2017年仅存4714例。

美国弗尼吉亚州的星期日早晨,5岁的洪建城一睁开眼睛就问妈妈洪盼(Faith Winstead),可不可以去中餐馆吃饭。洪盼点了点头。

2018年8月5日,如同每一个周末,建城念起中餐馆里的饺子和牛肉面,一路上手舞足蹈。平日里,洪盼会为两个孩子下厨,做炒蔬菜和米饭。作为中国孩子的白人母亲,她经常提醒着自己,要在生活中为他们保留中国的传统。

洪盼有许多中式厨具和餐具,大大小小的锅摆满了厨房,她为两个儿子煮粥,炒菜,照着志愿者给的食谱包饺子。她乐在其中,“我觉得很幸运,有机会去了解你原来根本不知道的文化”。

科罗拉多州的爱琳(Erin Valentino)一家也常常出现同样的场景,爱琳从中国领养了二女儿洪雨蒙。她们从不落下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时在家门口贴对联,去看舞狮表演。一家人围炉包饺子,饭后还要给孩子们包红包,到了中秋节,搬几张椅子坐在屋外,一边赏月一边吃着月饼。

建城和雨蒙,都来自江西南昌福利院。福利院里的许多孩子都姓洪——南昌也称洪城。

他们长大后想寻找自己的亲人

从见到照片起,卡洛(Carol Free)仅用了8个月,就见到了她的第一个孩子陈站同(Kathryn Free)。

卡洛是一名单身的美国记者,一直渴望成为母亲,在此之前,她身边也有朋友选择以跨国领养的方式组建家庭。卡洛回忆道,那时想要领养女婴的人几乎都会选择中国,中国的国际收养程序也被许多外国父母夸赞是“成体系的”。

在美国,弃婴的亲生父母有重获抚养权的权利,国内领养的手续和耗时甚至比国际领养更繁杂和冗长,对单身女性的限制也更严格。因此,许多美国家庭选择到中国领养一个孩子。

通过这一方式,每年上千名中国孩子去往美国。

作为援助孤儿和残疾儿童的有效方式,跨国领养一度受到许多国家的欢迎,根据《海牙国际领养公约》的数据,2004年,全世界的跨国领养达到峰值,共有四万五千余例,其中来自中国的送养数量为一万三千余例,在所有送养国家中居首。

美国父母必然要面对的是,家中黄皮肤的孩子,总有一天会开始问一个又一个“为什么”。

这个天气晴朗的周末,建城问妈妈:“我是从你的肚子里变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