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元=199元,电信资费套餐背后有多少“套路”等着你?

提速降费:套餐199元还是19元?

提速降费不应当成为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拉锯战”。(东方IC/图)

记者调查发现,当下在流量不清零、取消漫游费等惠民举措陆续实施的同时,营运商提供的优惠资费套餐却往往潜藏着种种“套路”,使不少消费者对降费“只闻其声不见其实”。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督促电信企业,诚信经营,全面彻底地落实提速降费要求。

提速降费:套餐199元还是19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显示,今年6月,我国手机用户的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已经达到4.24GB,远超去年同期的1.55GB;今年上半年,我国移动流量平均资费相比2017年年底降低了46.2%。

然而,不少消费者特别是老用户对于“降费”的获得感并不强,有的甚至花费更多。

北京的龙先生到广州工作一年,在北京一直使用的“129元本地不限量套餐”不合适了。龙先生向运营商客服咨询,对方建议他改用“199元全国不限量套餐”。

国家大规模降费提速,自己反而越换越贵?龙先生有点懵。他把自己的遭遇跟同事嘀咕了一下,一位年轻同事告诉他:“你的运营商有一个‘19元月租互联网套餐’”,按照龙先生平常的使用习惯,流量相同的状态下,龙先生的月通讯费只要55元至60元。

龙先生给客服打电话,要求换成“19元套餐”。客服对龙先生种种“威逼利诱”,诸如“改过之后,你以后再也不能换回原先的套餐了,你要想清楚啊”,最后,不情愿地为龙先生改了“19元套餐”。果然,龙先生现在实际支付费用每月55元。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电信服务类投诉超过1.6万件,同比增加26.3%;主要投诉内容是套餐资费不明确、告知不详实、收费名目繁多等问题。

“套路”在面上 降费在“深闺”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人得不到降费实惠的背后,是电信消费套餐的诸多“套路”。

套路一:规则复杂要“精算”。虽然手机套餐资费信息都是公开的,但其使用规则和条件纷繁复杂。

年轻同事替龙先生算了一笔账:19元套餐虽然只包括1GB流量,但超出后可叠加当日有效的1元/800MB流量包,即使每天叠加一个流量包,一个月也只要49元(19元+30元),再加上通话费,怎么也到不了客服推荐的“199元全国不限量套餐”。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冯念文认为,套餐“机关重重”的背后是运营商的“心机”,消费者想要享受到降费实惠,必须先成为“精算师”,“这是不公平的”。

套路二:客服推荐“升多降少”。消费者可以通过咨询运营商客服来了解和选择套餐,但不少消费者反映,通常客服推荐的都是高价套餐。

记者拨打某运营商客服,提出因流量不足希望更换套餐,客服人员直接建议从目前的38元套餐升级到99元不限流量套餐。直到记者主动提出是否可以换成更便宜的套餐时,客服才表示也可以办理。

套路三:流量“加油”价格高。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尽管整体的费用看似降低了,但5元/30MB、30元/500MB的高价套餐外“加油包”普遍存在,成为“吸费黑洞”。

套路四:“不限量”套餐“达量降速”。三大运营商目前都推出了流量“不限量”套餐,但实际上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如规定在使用到20GB或者40GB的流量后会降速,或者在流量封顶后自动断网。如果想要恢复到正常速度,则需要叠加更高价格的“加油包”。

套路五:捆绑销售,资费只准升不准降。许多消费者在办理手机套餐时,运营商会赠送宽带服务,二者资费不能单独改动。深圳王女士去年办理了某运营商的“136元赠送宽带”的电信套餐,但套餐内流量只有1GB,且不能更换成其他流量资费优惠的套餐;如果超流量就必须支付30元1GB的“流量包”。王女士每月实际通讯费超过170元。

降费不应成为“拉锯战”

“提速降费整体是不断取得进展的,但运营商在设计资费过程中,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设计种种‘套路’。不解决这个问题,降费就难以落到实处。”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说。

现实中,越是忠诚度高的老用户,越不会钻研资费“套路”,越享受不到降费实惠。

对此,阿里通信高级运营专家沈轶说,互联网企业也应与运营商合作,通过运营商的线上线下渠道使老用户了解最新政策变化。

冯念文说,提速降费不应当成为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拉锯战”。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市场主体应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要用消费者更容易获取的方式,如实、全面提供服务的真实信息,让实惠看得见、摸得着。

(来源:新华社)

网络编辑:邵小乔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