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他们把娃送进了一所没有成绩和排名的学校

抛开理论流派之争和教育细节的差异,这些新教育实验本质上有一个共性:试图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人性

周四户外课,由高年级孩子带领低年级孩子,全校到附近田地插秧。第一次赤脚下水田的孩子很兴奋

在大理外来移民圈,许多教育创新学校的名字在家长们的社交场中流传:猫猫果儿,华德福,云朵,稚游,桃溪谷,蔬菜教育社区,银苍学堂,竹和田……在这里,人们几乎能找到任何一种流派的新教育实验。

无论是为了寻找他们心目中的理想教育,还是单纯为了苍山洱海的蓝天和空气,来到大理的年轻家长们选择跳出体制内教育,为孩子也为自己选择另一种未来。他们在自己的伊甸园里重新定义教育。

这里有一个关于猫猫果儿和一个10岁男孩的故事。从一个男孩、一个家庭、一个学校、一个社区,亦可窥一斑而知全豹——抛开理论流派之争和教育细节的差异,这些新教育实验本质上有一个共性:试图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人性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原标题为:《在大理,寻找教育的伊甸园》)

木兰怎么也没有想到,三年前的一次大理探亲旅行,会让整个家庭改变轨迹。最重要的变数来自她当时七岁的儿子小可乐——这个刚在南京某公立小学读完一年级的男孩,在去过妹妹读的幼儿园后,做了他人生里第一个重大决定:他不回南京了,他想留在大理,上一所叫猫猫果儿的学校。

猫猫果儿看起来不太像一所学校。站在小学门外,放眼望去看不到教学楼,入眼是缓坡草坪、篮球场、沙坑和树林,玩耍的野孩子们可能出没在任何角落,挖沙搭木头玩吊床,尝试以各种方式从坡上滑下。直到走进最深处,才会看到几间落地玻璃窗的屋子,掩映在一排高树后,从低到高,一到四年级的教室、教师办公室、图书室,沿缓坡错落而立。

大理天蓝风大,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打下来时,猫猫果儿的教室里会有光影交错。小可乐来到猫猫果儿的时候正赶上六一,全校面粉大战打得欢腾,老师、家长、孩子一齐上蹿下跳,老老少少把过期面粉扔得满脸花,到处是尖叫和大笑。

在妈妈的回忆里,小可乐当时就“惊呆了”。当年的木兰是南京某大学的体育教师、国家级专业武术运动员,由于这层工作单位的关系,小可乐在南京读的幼儿园和小学自然也不差;但这三年幼儿园加一年公立小学,从没给过小可乐这样的认识:学校还可以是这样的。

二年级在上体育课,两个女生不想参与,被允许在附近做自己的事情

认识中学校应有的整齐划一都消失了。每班的教室布置、桌椅摆放都是经全班共同讨论后决定的,可以用自己舒服的姿势上课,每周一天户外活动,没有重复抄写的作业,没有成堆的试卷,不再用考试成绩排名论优劣。小可乐的右手中指指节曾有一个被笔磨出的茧,那是公立小学一年级的印记——他睁大眼睛语气惊讶地说:“你知道吗,一年级我最晚做作业做到了晚上10点多11点!”

七岁的小可乐并不明白,自己偶然撞见的是一块民间教育创新实验田。在教育界,类似猫猫果儿的学校被称为“创新小微学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国内这类完全土生土长、从实践出发探索教育本质、针对学龄段在7到18岁的民间全日制学校约有27所,规模大多在200人以下,零散分布在北京、成都、大理、广东等地。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出品的《中国创新小微学校调查报告》里,它们被描述为“不以‘应试’为主要教育目的,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并鼓励个性化发展,旨在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健康身心、面向未来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并结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探索实践多元、创新的教育方法的全日制学校”。

坐姿板直的好学生

小可乐是在妈妈临走前准备订机票时说出这个想法的。在此之前,短短一周的试读时间,他迅速和猫猫果儿的孩子、老师打成一片,尽管初来乍到的小可乐明显感到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不一样。

他的第一感觉是“他们很奇怪”:每个班人很少,十来个孩子,一主一副两名老师,教室宽松到可以打滚;同学的年龄普遍比他小八个月到一岁,但所有人都很放松,有孩子上课时蹲在椅子上,说到激动时恨不得爬桌子站上去。只有他坐得板正,“一直流着冷汗”,双臂叠好放在胸前的课桌上,想说话时90度角竖起手臂,眼神巴巴地等着老师叫自己。

模仿自己从公立学校一年级习得的规矩时,他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第一次读一年级的样子——浑身紧着劲儿,表情瞬间严肃。“直到老师来了,我才发现,跟公立小学完全不一样。”

三年级课堂上,同学们正在分享假期作业,把作业记录在iPad上也是作业的一部分

最直观的感受是日程安排的不同:早上8点40到校,首先是晨练玩耍的时间,分成跑步、篮球、体育游戏、随便玩小组,每天轮换;9点敲钟进教室后,孩子们上的是“综合课”;午餐由三年级的孩子为全校盛饭,饭后有约一到两小时的安静时间,可以自由选择读书或者午睡;下午是音乐、体育、美术课,课后有点心吃;最后是一天一度的班会。作业不比从前少,每天要写阅读笔记,但项目变得好玩,形式是用iPad发在班级社区里,比如烹饪展示、用创意的方式记录假期里印象深刻的事情,有人甚至会录制游戏视频;一年一度的猫猫果儿考试,更是一次社会实践闯关大游戏。

语文、数学从课表中消失不见了。课程内容不再是翻开教材按章节学习课文,变成了主题探究的生成式课堂。每个学期,每个班的课程主题几乎都不可预见和重复,它有时只由孩子一个好奇的发问引起,比如,墓碑上的字是什么意思?

这是上一学年某个孩子提出的问题,最后,经过各年级老师的交流,姓氏文化的主题课程呼之即出。每周四是全校户外课的时间,那次,老师们组织了一次墓地之行:高低年级混龄分组,两人一组,由高年级同学记录文字、低年级统计姓氏出现的次数,针对不同年级作教学重点的调整,低年级以识字、算数为主,高年级则引入当地氏族文化与历史、文言文词义的学习,最后汇总出分析报告。

和南京的“老朋友们”说猫猫果儿的生活时,小可乐提到周四的户外课——墓园调查、收割稻子、插秧、徒步苍山等等不一而足,每每都会让那些孩子发出羡慕的乱叫。小可乐一开始也觉得新鲜,习惯后就不再大惊小怪——所有在猫猫果儿长大的孩子,似乎都觉得外出是理所应当的常规。

同样被养成常规的,还有表达感受与情绪的习惯。每天下午放学前,班会是必须要开的,讨论的事项却不是分配任务、通知命令或似是而非的主题讨论,而是两个常规问题:今天谁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觉得有必要在班会上分享?今天谁发现了同学的闪光点,想在班会上表扬?

打量

小可乐不习惯表达自己的感受,无论在家还是在公立学校。有时在学校,妹妹会热情地朝哥哥扑过来,但妈妈记得,哥哥满脸写着尴尬,尽管两人在家里亲密无间彼此打闹:“他会不好意思,脸上装着很严肃地有点想推开妹妹、保持距离,或者装作不太认识。”

每天班会的分享环节,小可乐起先不太发言。准确地说,他在观察和打量这个新环境里的安全范围:其他孩子都会说些什么,老师和听的人会怎么反应?说什么是被允许的,什么不行?

“当时他内外是不统一的。”木兰分析儿子之前的状态。“内外不统一”这样的表述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受猫猫果儿创始人陈钢的影响。在熟谙人类学与心理学的陈钢的认识里,“真实”是人得以自处和与他人相处的核心——比如猫猫果儿幼儿园强调“时间、空间、物权”三大规则,鼓励孩子表达真实的自我需求和感受。

猫猫果儿社区小学部春假后第一天的课程是布置课堂,图为二年级主班邹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商讨如何布置

木兰意识到,小可乐在这方面和在猫猫果儿长大的孩子确实不同。在猫猫果儿,我也目睹过一次孩子们解决冲突的尝试:课间玩耍时,二年级的孩子发现自己在树下搭的木头帐篷被一年级的男孩破坏了,在大家纷纷对一年级男孩表示不满时,领头的二年级女孩突然站直了大声说:“你们不要再这样说一年级的了!这些话他们听了什么感受,你们想过吗!我想和他们好好聊,好好聊才能聊出事实啊!”

紧接着,女孩走到一年级男孩面前,蹲到与他们平视的高度,半温和半严肃地问:“你们为什么要拆我们的房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