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物具有与潮流对接的潜力?博物馆“数字化”探索与“接地气”实践

“我们不能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如果说我们现在的考古发现、考古成果不足以支撑数字化的展示,那我们宁愿不去做。”

责任编辑:邢人俨

2016年10月11日,摄影师在敦煌莫高窟第148窟拍摄卧佛。(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图)

“比原来的尺寸放大8倍都不失真”

对于敦煌研究院来说,眼下最迫切的仍然是,壁画等文物的保护问题。由于自然原因,莫高窟的壁画、彩塑等文物的所处环境脆弱,实物保护难度很大。从1980年代末起,敦煌研究院就开始着手将石窟数字化,目前已完成了敦煌石窟180余个洞窟壁画的数字化采集,三维重建了20身彩塑。这比原来的临摹方式要快得多,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介绍说:“我们几十年才临摹了15个洞窟。”

敦煌研究院将这些措施称为“数字化保护”——一方面,通过影像记录、数据采集,洞窟艺术得到保存;另一方面,游览与观赏活动得以迁移至洞窟的现实物理空间之外,减少人工活动对洞窟的影响。

在数字化采集工作愈加完整之后,实际开放的洞窟的数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张先堂说:“这是基于现在的游客越来越多,去年达到了172万。因为来的人越多,给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效益越大。但是敦煌的洞窟受不了。”

据敦煌研究院评估,如果莫高窟每年的游客人次达到200万,他们就面临紧张的局面,如果达到300万,就有可能承受不了。由于病害和洞窟空间大小的限制,敦煌的492个洞窟,真正适合开放的只有一百二十多个,但近几年,游客人次却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我们也不能完全关闭不看,但是会让大家更多看数字化的。”张先堂说,“这是需要社会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