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无霸”精准扶贫的四道选择题 基于世界前100强中20家中国企业分析
截至2018年6月15日,世界前100强中的20家中国企业,除尚未找到扶贫信息的3家(太平洋建设、鸿海、华为)之外,17家企业中13家已发布2017年社会责任报告,均将“精准扶贫”置于报告的显著位置。
责任编辑:吕宗恕
(本文首发于2018年6月21日《南方周末》)
截至2018年6月15日,世界前100强中的20家中国企业,除尚未找到扶贫信息的3家(太平洋建设、鸿海、华为)之外,17家企业中13家已发布2017年社会责任报告,均将“精准扶贫”置于报告的显著位置。
扶贫地点在不断扩大,扶贫领域涉及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但在有关精准扶贫的信息公开方面还有待提升。
2018年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年末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而这个数字在最早提出“精准扶贫”的2013年年末,则高达8249万人。
2015年底,中央扶贫工作会议召开,吹响了“十三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扶贫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协同推进。其中,政府出政策、出点子,而后续的带动者、助推者的角色更多要由企业来扮演。
随着精准扶贫的提出,“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扶贫”成为扶贫“新三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特别明显的就是企业帮扶,国有企业的帮扶、民营企业的帮扶”。能力有多大,肩上的担子就有多重。基于较强的经济实力,大型企业已成为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
南方周末对“世界500强”前100名中20家中国企业的官网查询、关键词搜索等公开途径,除了尚未找到报告的1家企业(太平洋建设集团)及2家报告内容并未涉及精准扶贫的企业[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之外,17家企业,30份(2016年17家,截至发稿2017年13家已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进行分析,试图梳理这些“巨无霸”大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概况和规律性特征,同时也发现企业面临的抉择和挑战。
精准扶贫,扶什么?
大企业的扶贫工作并非“突击行动”,多已成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常规行为”。就当前来看除了长期的定点扶贫地区外,企业的扶贫范围在不断扩大,扶贫领域涉及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
在传统的扶贫“老三样”(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以及军队和武警部队扶贫)中大企业多以“定点扶贫”的方式参与其中,既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更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政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