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 改革涌动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改变中国的36天

有两个《于无声处》:一个是属于上海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自己的话剧,另一个是走上中央工作会议的《于无声处》。

责任编辑:吴筱羽

40年前,话剧《于无声处》剧照。(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6月21日《南方周末》)

这是一次非公开的演出,宗福先早早被告知,“不公开,不接见,不上台,不见报”。

回忆往事时,宗福先反复强调,他认为有两个《于无声处》。一个是属于上海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自己的话剧,另一个是走上中央工作会议的《于无声处》。

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预备。会议闭幕仅3天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同一地点召开,正式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

1978年底,一部名叫《于无声处》的话剧火遍整个上海滩。

这部由上海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自行排演的四幕剧,原本只在文化宫四百人的小剧场小范围公演。由于其故事题材是当时敏感的“四五天安门事件”(下称“四五运动”),经过群众自发的口耳相传,惊动了时任中国社科院院长胡乔木。

随后,《于无声处》剧组受邀到北京公演。1978年11月16日,剧组在北京首演,《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新华社电讯稿《中共北京市委宣布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这被认为是官方宣布为四五运动平反。

当时的剧组人员并不知道,他们到北京前,陈云在11月12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建议为四五运动平反时提到了《于无声处》。

剧组在北京演出期间,中央工作会议正在召开。尽管一个多月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被认为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程,但事实上,三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已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经过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因此,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召开、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预备。

这部由工人业余创作的戏剧,就这样既偶然也必然地进入中国改革的宏大叙事中。

走向京西宾馆

那是宗福先一生中的高光时刻。

1978年11月19日,《于无声处》剧组被邀请到距中南海不远的京西宾馆,为在这里开中央工作会议的与会人员表演。作为《于无声处》的编剧,宗福先获准坐在靠近中央领导的观众席上。

“当时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个工作会议实际上为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宗福先说。

这是一次非公开的演出,宗福先早早被告知,“不公开,不接见,不上台,不见报”。

尽管只是一介工人,宗福先还是敏锐地意识到,坐在会场中间的两百多号人,几乎是当时能决定整个中国命运的人。

他的直觉是对的。此次会议,五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全部到会。通知的参会名单上共有219人,其中六成以上是十一届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除了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