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垣故城,荆轲古村
回望历史,悠悠千年物是人非,荆轲也好,钩弋夫人也罢,就连武垣城遗址都在日渐久远的历史传承中多了几分传奇。
责任编辑:杨嘉敏
(本文首发于2018年6月7日《南方周末》)
回望历史,悠悠千年物是人非,荆轲也好,钩弋夫人也罢,就连武垣城遗址都在日渐久远的历史传承中多了几分传奇。虽说如此,却挡不住荆轲村的无上荣光,毕竟这是全国唯一的仅以“荆轲”二字命名不添加任何词缀的村庄。
武垣城,一座遗落在平畴大地之上,伴着沧烟落照而生的城池,因干戈而起,在历史风云变幻中,几经兴落,终而衰亡。如今踏足其上,沧桑的古城早已湮没在时光的烟云里,繁华壮丽的景象不再,昔日高大雄伟的建筑群无一不废化为瓦砾,甚至在岁月的打磨下渐成耕地。望眼处,城内黄壤覆盖,黍麦交替,村落环绕其外,鸡鸣犬吠间悄然演绎着一派“太平时节日初长”的祥和。眺望过后待转身,惟余几段历经千年风雨仍屹立不倒的残破城墙,无有其他,毕竟这是武垣城的底蕴,透着古老的底气。
凌云锁阴,一方军镇
武垣城遗址现隶属于沧州最西的肃宁县,坐落在县城东南方向7.8公里处,曾是燕南赵北之地的战略要隘,汉武帝偶遇钩弋夫人的传奇故事就发生于此。武垣古城处在广袤的平原上,四周无山可守,无大河可据,惟有高墙可筑。站在一截被蚕食的沦为大土墩但仍不失高耸的城墙上极目远望,深深被眼前景象所震撼:一座呈方形的城池静谧地矗立着,孤傲、沉寂,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
众所周知,古代城池出于防御需要大都设计成“回”字的方形城,武垣城也不例外。整个城垣用土方版筑夯实而成,城深池阔,由牙城和外郭组成。牙城也叫内城、子城,外郭就是外城,或称为大城。《读史方舆纪要》亦记载:武垣城,肃宁旧城,在今治东南,《志》云,旧城周十六里,内有子城,周三里。外城四墙等边距均长约1800米,内城位于大城中心地带,亦为方形,每面墙为500米。内外土城墙在岁月的侵蚀下现早已面目全非,只有大城西、北两墙尚好。北城墙现存长1400余米,高7.4米,宽10米;西城墙现存970米,最高处6米。东、南两面城墙破坏得较重,东城墙只有400余米的土墙可攀;南城墙只留有城基,城基略高于地面,旧貌依稀可寻。内城则破坏殆尽,仅有西墙一段160米,北墙一段长100米、宽4米、高2.9米,南墙、东墙则地上已无迹可寻。
追寻历史,武垣城的文化遗存曾丰富而光彩照人,充满了肃宁人为之骄傲的人文底色。乾隆年间出版的《肃宁县志》对于武垣城的这段历史遗存也曾略有记述,“去县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邵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