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历史的眼光看国学
继上世纪八十年代传统文化热之后,近年又掀起了国学热。
责任编辑:刘小磊
(本文首发于2018年5月24日《南方周末》)
今天提倡国学的人,看到胡适、梁启超、黄侃的书目,大概是会感到自己眼界的狭隘的。从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的治学范围和方法,可以看出,在八九十年前的前辈学者眼中,国学已经是大国学,是大历史,是以研究这种大历史、大国学如何形成、怎么变化为职志的。
继上世纪八十年代传统文化热之后,近年又掀起了国学热。各校纷纷成立国学院,教育界和学术界也有不少人呼吁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立国学学科,本科招生。还有不少人将提倡国学与文化自信联系到了一起。但什么是国学?能不能成为一门学科?提倡国学是否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呢?
本文拟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请大家指正。
何谓“国学”?
什么是“国学”?国学之“国”指的是什么呢?只是指汉语作载体的文化吗?《隋书·经籍志一》:“魏氏迁洛,未达华语,孝文帝命侯伏侯可悉陵,以夷言译孝经之旨,教于国人,谓之国语孝经。”国语,指的是鲜卑语。无独有偶,满族入关,也将满语称为国语。可见,“国”是一个相对概念。今天的中国,虽
以汉语言文化为主体,但也包括了多民族的多种语言和文化。用“国学”只指称汉语言文化,显然是不妥当的。如果包括了蒙语、满语、藏语、维语等等为载体的文化,那么“国学”这个大“集合”里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它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吗?会不会成为一个撇开自然科学之外的一个集合体呢?受外来影响而成为我们文化一部分的那些内容,我们该怎么看呢?照此逻辑,那是不是各国都有自己的“国学”,如(英)国学、(德)国学、(美)国学、(意大利)国学?(俄)国学呢?从知识体系上说,我们该怎么建立人类的知识之树呢?
这些问题,当然不是我这篇小文所能解决的。我只是想说明,所谓“国学”,实际是一个通俗的称谓,并不是一个精确的学术性的名词。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办了一个学术季刊,即以“国学”为名,一直到1952年院系调整方才撤销。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对“国学”下了一个定义:
“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国学”……“国故”包含“国粹”;但它又包含“国渣”。我们若不了解“国渣”,如何懂得“国粹”?所以我们现在要扩充国学的领域,包括上下三四千年的过去文化,打破一切的门户成见:拿历史的眼光来整统一切,认清了“国故学”的使命是整理中国一切文化历史,便可以把一切狭陋的门户之见都扫空了。
他虽然意在批评门户之见、强调“扩大研究范围”,但将“国学”视作涵盖了中国一切传统的文化的定义和眼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吴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