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整治脱贫攻坚中的歪风 ——一些地区(部门)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扫描
5月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以《脱贫攻坚的井冈答卷》为题,对率先脱贫的井冈山市进行了样本分析报道。从中不难发现,井冈山迈过的“十道坎”,道道“干”字当头,坎坎“实”字托底。
井冈山市的生动实践,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减贫6600多万人,年均减少1300万人以上,一大批贫困地区拔掉了“穷根”,一户户贫困群众摘掉了“穷帽”,扶贫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然而,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些地区和部门政策不落地、帮扶走过场、脱贫不精准等作风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给当下已经进入攻城拔寨、啃“硬骨头”阶段的脱贫之路带来了不小的障碍,搬掉这块“绊脚石”刻不容缓。
被念歪了的扶贫“经”
给贫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彻底摆脱贫困的桎梏,是精准扶贫的题中之义。但是,当下有些地区、部门和部分党员干部却把“好经”给念歪了。
“像这样改来改去的表格,我已经填过9套了,连贫困户都烦了,说怎么老让我们签字啊!”去年12月,媒体记者在中西部采访时,一名挂职第一书记的扶贫干部大倒苦水,精准扶贫成了“精准填表”。
诚然,通过一定的表册来反映精准扶贫的工作绩效,无可厚非,也有必要。但如果热衷于闭门造车,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耗在填表造册上,试问,哪还有时间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探求贫困之源、解贫之道、脱贫之本?
如果说“精准填表”让人反感的话,那玩数字游戏、搞“数字脱贫”的干部更是获得差评。他们在脱贫攻坚中为“抢得头彩”,“闭着眼睛”“打着算盘”算收入账,“帮助”贫困户“算”脱贫。
2018年4月,湖北省荆州市纪委监委通报了4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件,其中一起为江陵县资市镇玉古村村委会副主任姚华在精准扶贫中工作不实、弄虚作假的问题。2016年8月,姚华在核算拟脱贫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时,在办公室采取估算收入的方式,将村里23户脱贫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填报为4200元,与脱贫对象的实际收入严重不符,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如此“算账”并非个例。有的把1亩辣椒写成5亩,年收入从3000元虚增到1.5万元;有的规划养殖12头猪,实际连猪圈都没有;有的“安排”贫困子女进厂上班,实际上只是干点零工……
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尽快完成脱贫目标,不顾实际,盲目“拍板”,刻意压缩脱贫年限,搞“快餐式”脱贫。中央要求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省里就提出提前一年脱贫,地市就提出提前两年脱贫,到县里和乡镇的脱贫时间就更短了。如此一来,一些地区的扶贫干部就对一些短平快的扶贫项目乐此不疲。给点小钱、做点小工,以此快速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率先“脱贫”目标。表面看,这种“输血式”的扶贫之举的确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可实际上这些贫困户连最起码的“造血”功能都没有,弱不禁风,随时可能出现返贫。
有的地方盲目拔高脱贫标准,中央提出“三保障”,有的地方就变成上什么学都免费、看什么病都不花钱、拆旧房盖大房住好房,背离了脱贫本意。
还有个别基层党委政府乱设扶贫工作考核指标。如前段时间就有地方下达指标,对中国社会扶贫网APP注册量进行考核,导致淘宝上甚至出现了代注册者的“抢手生意”。
此外,在扶贫工作中,还存在着履职不力、措施不实,审核走过场、把关不严格等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以及“今天查看、明天督导、后天考核”的重复检查机制,也令贫困户反感不已。
如此不走心的扶贫为哪般
“填表造册”式的空洞扶贫,“闭门画押”式的数字脱贫,“拔苗助长”式的提前脱贫,“掩耳盗铃”式的审核把关,“走马观花”式的检查考核……凡此种种形式大于内容的不走心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些地区部门和部分干部没有把扶贫工作真正放在心上,责任心不强。
2017年,中央纪委和河北省纪委通过走访调研、专项检查和巡视巡察发现的张家口市及下辖蔚县、康保县扶贫领域存在的压案不办、小金库问题突出等严重违规违纪问题,就暴露出责任缺失、工作作风不实。
在这种有职不履、有责不担的心态下,诸如“驻村扶贫就是挂个名”“只要不贪不占,其他没什么大不了”等谬论蔓延,一些地区对待扶贫工作蜻蜓点水也就不足为奇了。
去年初,北方一省份十多个省级贫困县竞相申报摘掉本地贫困帽子,而竞相申报的背后,竟然有个别地方党政主官打着自己乌纱帽的“小九九”。这种上不符中央精神、下不合百姓期待的“急躁症”,衍射出一些贫困地区领导干部扭曲的“政绩观”,是当前精准扶贫官僚主义的典型。
在这种情况下,急于完成扶贫指标、快马加鞭亮出“成绩”成了“头等大事”。于是,今天播种明天就开花结果,只“输血”不“造血”,搞“应景式”“注水式”的假脱贫,到头来贫困群众的生活没有根本改变、穷根没有彻底拔除,就被称为“摘了贫困的帽子”,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检查多、考核多、评比多、会议多、文件多的“五多”现象,也是扶贫领域作风问题的“助推器”。今天这个部门检查,明天那个领导调研;年前制定考核指标,年中实地抽查跟踪,年底量化考评。据媒体披露,有的地方半年时间内接受5次扶贫检查,每次迎检花费近20万元;交叉检查事关排名,成效互评变成相互“拆台”……
推进脱贫攻坚,加强扶贫考核和检查是必要的手段。然而,如果“为检查而检查”,不仅导致基层干部把大量时间耗费在“包装迎检”上,而且容易滋生“检查组说了算”的官僚主义思想,陷入“材料出政绩”的形式主义怪圈,更会影响脱贫攻坚应有的实效。
多管齐下狠刹扶贫中的歪风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防止形式主义,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当前,必须下大力气、综合施策,坚决整治脱贫攻坚中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首要的一点,必须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脱贫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精准识贫、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通过“一户一策、一户一法”,摸清底子,找准穷根,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
福建省永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江渊表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重要内容,综合运用一线访查、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等有效措施,对失职失责、虚假脱贫、“数字脱贫”等扶贫歪风的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保持高压震慑,倒逼责任落实。
对扶贫表册进行“瘦身”,去掉不必要的形式,让扶贫干部把时间精力放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上,十分重要。在这方面,去年7月24日,国务院扶贫办发出通知,从减少填表报数、减少检查考评、减少会议活动、减少发文数量、规范调查研究、严格监督问责6个方面,要求各地制止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大量耗费基层干部精力的行为。自2018年1月1日起,扶贫数据主要通过国务院扶贫办建立的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上报,不再要求县以下单位通过其他渠道提供,确保基层干部将工作精力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投入到精准帮扶一线上。
对此,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很多地方建立监督检查联合工作机制,防止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扎堆检查等问题;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在线监管系统,强化对扶贫资金“流向、流量、流速”的电子监察和预警功能,把控资金管理和使用方面的廉政风险点,实现智能化、精准化监督,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建立公开透明的扶贫机制,也是遏制扶贫歪风的法宝。福建省泉州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主任、副教授王江波认为,从识别贫困对象开始,到帮扶资金、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直至贫困户摘掉贫困的帽子,建立一套即时性、全景式的公开透明机制,让贫困户知底、让社会各界知晓,就会令“被脱贫”“数字脱贫”等现象无处遁形,从而倒逼相关部门、相关党员干部真真切切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此外,还要将脱贫攻坚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试金石”,坚持在扶贫一线发现干部、培养干部、考察干部,真正把作风过硬、责任心强、实绩突出的扶贫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树立实干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调动广大干部参与扶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网络编辑:吴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