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汶川 | 民间救援力量的“快”与“慢”

“灾情研判”、“联合协作”、“专业化”、“改变观念”成为了如今应急救援领域的热词,推动社会组织应急救援的发展,也开始面对新的问题。

责任编辑:吕宗恕

2013年4月22日,芦山地震的第三天,一些刚刚到达龙门镇的民间志愿者。(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5月10日《南方周末》)

十年来,民间应急救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鲁甸地震到九寨沟地震,提高的不仅是救援的效率,“灾情研判”、“联合协作”、“专业化”、“改变观念”成为了如今应急救援领域的热词,推动社会组织应急救援的发展,也开始面对新的问题。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九寨沟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后,四川省政府迅速启动Ⅰ级应急响应预案,社会组织的反应迅速。

18分钟后,壹基金响应;22:10,四川省红十字会救灾工作组出发;22:36,中国扶贫基金会启动救援行动;23:00,第一支外地救援队都江堰岷江应急救援队到达灾区;9日凌晨1时40分,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发布了九寨沟地震研判报告,向救援人员提供有用信息……

地震来得突然,但所有的应急反应都是迅速又有条理。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社会组织,都显现了其应急救灾的能力。“和汶川地震时不能比,现在进步太大了。”卓明负责人郝南回想起十年前汶川的场景说道,“那时没有任何专业含量,都是各自想办法。”

十年来,民间应急救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鲁甸地震到九寨沟地震,提高的不仅是救援的效率,“灾情研判”“联合协作”“专业化”“改变观念”成为了如今应急救援领域的热词,推动应急救援的发展,面对着新问题。

尝试解决“信息不对称”

作家张良在《汶川地震168小时》一书写下当时的场景:48小时后,在震中映秀,士兵、消防员、医生以及各种志愿者纷纷涌入,外来救援者和留守居民人数比就达到了5∶1。随后,后勤补给出了问题,缺粮,没水,暴雨,余震不断。多年后,人们再回望当时的场景,才意识到很多问题来自救助者的毫无准备和信息匮乏。

那年,郝南也动身前往了灾区。身为牙医的他,打算去做医疗志愿者,可到了成都,他发现整个救援行动,出现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大量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来自全国的大量物资却不知道向哪儿投放”。于是他留在了成都,开始做信息协调对接工作。

谁?在哪里?需要怎样的帮助?怎么样才能避免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物资堆积和人员浪费?从汶川地震开始,郝南和小伙伴们不断摸索、学习,试图寻找一套回答这些问题的工作办法。两年后的玉树地震,他们成立了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他觉得这些血泪中摸索的经验需要被传承下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