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汶川 | 想象被限制,却有重重商机 从众心理下的商业生态

与“板房经济”坎坷经历类似,“震区变景区”的规划再次触发舆论争议,外界质疑这样的做法是在“消费灾难”。

责任编辑:钱昊平

当年的白鹿镇的主干道,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欧洲风格的旅游小镇。(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5月10日《南方周末》)

与“板房经济”坎坷经历类似,“震区变景区”的规划再次触发舆论争议,外界质疑这样的做法是在“消费灾难”。

通过抽签确定房号,如此引发的一个结果是,同一家族、单位的成员,被随机划分到不同小区、不同单元,这拨群体成为最早有换房动因的潜在客户。

灾区人对商业保险有着较深层次的了解,投保率明显高于其它地区,而且,健康险、意外险的业务量,远远多过养老险种。

漩口中学门口的游客,与别处不太一样。

他们三三两两穿行,身上较少披挂鼓囊的包裹,看不到谁扯嗓子喧哗,连合影留念都小心翼翼,在导游指挥下进行,没有“茄子”,没有“V”字手势,偶有女性眼圈泛红。路边零星拉客的当地人同样彬彬有礼,遭拒后也不再纠缠。

漩口中学位于“5·12”震中映秀镇。那场灾难中,映秀全镇被夷为平地,经过原址重建,被确立为“特别旅游区”,这所学校作为遗址保留,供游客参观、凭吊。

2018年4月17日,游客们沿着学校安安静静往前走,拐个弯,鳞次栉比的饭店、旅馆、手信摊映入眼帘,这才显现出一个旅游景区的样子,“田都震没了,现在只能做点生意。”一家饭店老板说,映秀家家户户都依靠旅游生活。

映秀向北200公里,是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经过自然培育,安置房的缝隙里,也生长出了“招拍挂”的商业小区,成为改善型首选。

经过10年演进,当年瞬间清零的经济活动,又散发出商品社会的炊烟气息。严酷的环境下,这些商业活动仍遵循市场规律,它们有着浓烈的自强色彩。灾区已塑造出独树一帜的商业生态。

“板房饭店”险遭扼杀

早在重建阶段,尚处于临时安置区阶段的映秀,就显现出日后成为旅游景区的潜质。

2009年,时任映秀工商所所长王明辉曾对外透露,安置区修建了2800余间板房,里边各式商铺共计265家,这一数字是地震之前的两倍。他说,震后到映秀援建、参观的人与日俱增,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板房经济的繁荣。

住过一年板房的王程,是映秀当地的“百事通”,曾任汶川县政协委员,他接触的店主们,开店多是出于生计的考虑,通常挤占睡觉的地方,腾出一两间空房做买卖。“地震把什么都震没了,老百姓还是要生活的呀。”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但天然萌发的板房经济,却一度遭到“有形的手”的干预。

由于外界有“社会影响不好”的评价,担心援建设施蔓延出“铜臭味”,第一批吃螃蟹的店主,“遭到有关部门不同形式的‘封杀&rs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