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兴:创业时亲密似兄弟 肥了后撕起如仇敌

这场争夺战,依然还在进行之中。而这家疫苗企业的生产经营,已陷于停滞。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北大未名生物医药董事长潘爱华。(视觉中国/图)

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卫东。(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5月3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一个甜蜜创业故事,最后变成公司内战 科兴:被股东撕裂的疫苗“独角兽”》)

从1998年认识到2017年之前的每个生日,潘爱华称自己都会收到一份来自尹卫东的特别礼物,无论是捏个头像,还是画一幅画,总会是个性化的礼品,从未间断。

“一个房子,人家让你管理,管理20年,你在里面又生孩子、有吃有喝,现在主人来了,你说这是我的。那不是你的!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你?为什么我今天这样对你?那不是你的。公司是谁的不要管,肯定不是你的。”

如果两年前科兴控股(NASDAQ:SVA)启动的私有化进展顺利,其控股子公司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科兴”),现在已经是一只生物医药独角兽。

它曾研制并完成全球第一支SARS病毒灭活疫苗Ⅰ期临床研究,研制出中国第一支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中国第一支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全球第一支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唯一一家在北美上市的中国疫苗企业。

但因为股东内讧愈演愈烈,北京科兴陷入生产经营停滞的僵局。

2018年4月30日,科兴控股公告称,北京科兴被迫报废位于上地的一号厂房内、原本用于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生产的菌种,并暂停为申请该疫苗生产批件而迎接中国食药监局(CFDA)对生产现场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该疫苗原计划于2018年6月正式提交生产申请。科兴控股表示,造成该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北京科兴中方股东未名医药(002581.SZ)方委派的北京科兴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潘爱华指派人员控制了一号厂房,北京科兴员工无法进入定期巡视厂房内菌种在冰箱内的保存情况。

科兴控股持有北京科兴73.09%股权,北京科兴是其主要生产运营实体;未名医药持有北京科兴26.91%股权,后者在2016年为其贡献了约20%的净利润,2017年上半年为其贡献了约30%的利润总额。

对科兴控股、未名医药两家上市公司来说,北京科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一事件发端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科兴控股私有化过程。两年多来,以科兴控股CEO尹卫东为首的买方团和A股上市公司未名医药系买方团一直在争夺其控制权。

这期间,既出现了科兴控股年度股东大会投票投出两份截然不同的董事会名单,也出现了北京科兴法定代表人和高管团队相互指责对方非法暴力侵扰工作运营、法定代表人向监管部门汇报公司最近一年无高管在任的离奇一幕。

在中国、美国以及在科兴控股注册所在地安提瓜和巴布达(Antigua and Barbuda)三国法律框架之下,双方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作为北京科兴控股股东,科兴控股股权分散,使得北京科兴成为一家没有实际控制人、实际业务由经营团队控制的企业。长期从事企业中长期激励机制研究和投资银行工作的荣正咨询董事长郑培敏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与万科(000002.SZ)情况类似,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一旦“肥”了,很容易出现控制权争夺。

谁家的孩子

2018年4月24日下午,北京科兴法定代表人潘爱华召开了一场北京科兴媒体见面会,介绍北京科兴纷争始末,以争取舆论支持。

在此六天前,科兴控股发布公告称,2018年4月17日,由未名生物委派的北京科兴董事长潘爱华与几十名身份不明的人士强行进入北京科兴办公室,限制总经理办公室、财务部等相关人员的人身自由,并试图控制北京科兴的公章、法律文件、财务章、财务文件和财务信息系统。

随后北京科兴官网发布了一则《北京科兴关于公司基本情况及未名生物非法干扰公司经营的情况说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