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不好的学生,能有美好童年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责任编辑:温翠玲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一小学学生在上课。(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图)

近期登载于南方周末App上的文章《请还我们一个“美好的童年”》,出自一位高中生之笔。看罢此文,作为教师,不免心生疑惑:成绩不好的学生,能有美好童年吗?

大概很多家长和老师会直接给出相近的回答:作业写完了吗?课文会背了吗?单词记住了吗……甚至,成绩不好的学生,连提问资格都被没收了。

尽管相关部门早早出台规定,取消小学考试“百分制”,取消“小升初”考试,但分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0)


回复

2018-05-27

還不如直接課堂說出來,幹嘛藏著掖著,還是怕損害各位家長利益

人民中的人

2018-05-02

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社会,老师的上述不公做法体现了社会对底层人员的看法。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早一些让学生们明白这些所谓不公也好。

回复

2018-05-04

多么希望有一天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回复

2018-05-04

古人提倡因人施教,现代教育能做到吗?

回复

2018-05-03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就是最好的

130****3089
回复

130****3089

2018-05-03

成绩差不一定没童年,没钱一定没童年

新月
回复

新月

2018-05-03

一味地减负可能并不是件好事,孩子的价值观不是在放任轻松中能很好树立的,孩子的天性是玩,人的天性中也有懒惰,有时还是需要加以强迫改善的

新月
回复

新月

2018-05-03

可是从个人角度而言,如果不是压力下的努力,一味地减负,那孩子以后将来如何取得更好的工作,如何实现他们的理想?

宇宙战士
回复

宇宙战士

2018-05-03

现在的教育与竞争无关。

张云楷

2018-05-03

竞争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国家人才济济,你想放松一会儿,有的是比你刻苦勤奋的人在拼搏,甚至从幼儿园开始,这不是靠什么政策、媒体呼吁就可以改变的,就是这么个情况。

张云楷
回复

张云楷

2018-05-03

竞争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国家人才济济,你想放松一会儿,有的是比你刻苦勤奋的人在拼搏,甚至从幼儿园开始,这不是靠什么政策、媒体呼吁就可以改变的,就是这么个情况。

回复

2018-05-02

真的有很多人这样认为,唉,个人接受什么啊,有的孩子在接受昂贵的补习的时候,有的孩子抱着书死啃也不理解题目意思,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一书架的书,有的家长连去给孩子买书的意识都没有,有的家长帮孩子课后辅导绰绰有余,有的家长只会说好好读书,这些归功于个人?

185****0432

2018-05-02

作者观点太过偏颇,其实大家在教室里接受的教育都是差不多的可是为什么成绩会有那么大的跨度?这是个人接受新知识能力的差别,没有你想的那么多不平等

我的三硝基甲苯不是TNT
回复

我的三硝基甲苯不是TNT

2018-05-02

主要靠努力,和老师的关注度。 没有接受度极差的学生。 再说了,成绩差的学生更开心吧,你想一下因高考跳楼的是第一名没考上本科还是最后一名没考起大学?。 个人觉得成绩对大部分差学生来说并不能影响心情

185****0432

2018-05-02

作者观点太过偏颇,其实大家在教室里接受的教育都是差不多的可是为什么成绩会有那么大的跨度?这是个人接受新知识能力的差别,没有你想的那么多不平等

人民中的人
回复

人民中的人

2018-05-02

赞成,要把握好尺度。

六朝古都

2018-05-02

怎么说呢,竞争是双刃剑,希望中小学教育能把握成绩为主导的竞争尺度

人民中的人
回复

人民中的人

2018-05-02

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社会,老师的上述不公做法体现了社会对底层人员的看法。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早一些让学生们明白这些所谓不公也好。

taociwa
回复

taociwa

2018-05-02

不一定

CL
回复

CL

2018-05-02

本文的重点是成绩不好的同学所受到的歧视

185****0432

2018-05-02

作者观点太过偏颇,其实大家在教室里接受的教育都是差不多的可是为什么成绩会有那么大的跨度?这是个人接受新知识能力的差别,没有你想的那么多不平等

182****2240
回复

182****2240

2018-05-02

同意,这已经不是教育中存在不快乐孩子的问题了,成年人的世界何尝不是如此,追及其本质就要谈到社会整体幸福度的问题了

136****2885

2018-05-02

这个问题很深远广大。中产阶级及以下,资质平常家庭和伢,资源,天赋,性格,校风,老师底蕴不同,各不相同。

六朝古都
回复

六朝古都

2018-05-02

怎么说呢,竞争是双刃剑,希望中小学教育能把握成绩为主导的竞争尺度

185****0432
回复

185****0432

2018-05-02

作者观点太过偏颇,其实大家在教室里接受的教育都是差不多的可是为什么成绩会有那么大的跨度?这是个人接受新知识能力的差别,没有你想的那么多不平等

136****2885
回复

136****2885

2018-05-02

这个问题很深远广大。中产阶级及以下,资质平常家庭和伢,资源,天赋,性格,校风,老师底蕴不同,各不相同。

回复

2018-05-02

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