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刷屏成神酒,三天乱棍现原形“追捕”鸿茅神酒
十多年花上百亿元打造的“神酒”形象,数日之内彻底坍塌。这一切,让鸿茅药业始料未及。
责任编辑:袁端端
2018年4月17日,上海长海医院对面药店门口的鸿茅药酒大幅广告。
(本文首发于2018年4月19日《南方周末》)
十多年花上百亿元打造的“神酒”形象,数日之内彻底坍塌。这一切,让鸿茅药业始料未及。
鸿茅药酒从药与酒的暧昧之中大发其财,从部门与部门、地域与地域的缝隙中套得其利,却又在舆论与法律的模糊地带深受其苦。
“我们完全没有想到,这场跨省抓捕会引发如此大的波澜。”2018年4月17日中午,在接受南方周末独家专访时,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茅药业)高管张亮(化名)说。
当日18时许,另一方——现年39岁的原广东医生谭秦东,也“不敢相信”获得取保候审。他在媒体的直播视频中含泪走出了内蒙古凉城看守所,“现在想哭,自由真好。”此时,距离那场“跨省抓捕”,已经过去了98天,春节前其曾申请取保候审但未能成功。
因为2017年12月一篇题为《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的文章,他被凉城县警方带走。直至近日,因媒体报道,事件开始持续发酵。4月17日微信指数显示,关注度曲线从缓缓变为陡然上升,一度成为全网热点NO.1。
极为迅速地,国家公安部、国家药监局、最高检等随后齐齐发声。
4月16日晚,国家药监局发布通知,已责令内蒙古药监局飞检鸿茅药酒,要求查广告、查药品安全,同时组织专家论证是否要将鸿茅药酒转为处方药监管。
4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指令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同一天,公安部也回应“跨省抓捕”案:已责成内蒙古公安开展核查。
十多年间花上百亿元打造的“神酒”形象,数日之内彻底坍塌。
“特殊时期”的药品批号
短短几天之内,舆论呈现出的一边倒态势,让鸿茅药业倍感意外。张亮感叹,“我们辛辛苦苦做个企业,就要被自媒体们给毁了。”
鸿茅药业认为,在信息不透明、缺乏自净能力的环境中,公众很难分辨消息的真假,一窝蜂地指责企业,他们深受其苦。
但是,此前的十多年里,鸿茅药业恰恰深得其利。正是利用了这样的土壤,鸿茅药业得以在二三线城市甚至广大农村地区发展壮大。
其中的一个焦点就在于,鸿茅药酒明明是药,却让公众普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zero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