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人工智能自然保护用上黑科技

“有些保护区边界是在一张纸质地图上用铅笔勾画出来的,不够精准。”

责任编辑:汪韬

雪地里寻找熊猫脚印的科学家们,发现自然界的动物哪怕是脚印很难,强烈依赖考察人员的个人经验。(Sonny Bass/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4月19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自然保护界的黑科技 无人机添翼,人工智能烧脑》)

“有些保护区边界是在一张纸质地图上用铅笔勾画出来的,不够精准。”

无人机几乎成了科研必备。但高速运转的螺旋桨及噪音,也可能给飞禽走兽造成紧张或伤害。

如何共享和集成已有的数据是难点。

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区,野生东北虎妈妈带着三只虎宝宝“巡山”,虎妈弓着脊背发出浑厚的低吼,震落了树杈间的雪花,也震慑着保护地的巡护人员不要再向前。

这是2017年12月18日,工作人员在野外巡查时发现的动物活动痕迹。对科研人员来说,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侵入式”接近与观察已经不是必需的了。

智能分析地上的足迹,就能进行东北虎豹、大熊猫等16种野生动物的个体识别。而大数据分析、卫星智能红外遥感、无人机航拍等高新技术,也成为了科研人员、动保人士的“千里眼”和“最强大脑”。

简单易用的操作界面和不高的设备采购价格,使得当地人也能参与到保护之中。

捕捉地上的信息

难见到动物的活体,但捕捉地上的信息,比如粪便也会让科学家兴奋。而今,足迹成为新的示踪记。

“为更好地吃竹子,熊猫进化出了第六根‘指头’,因此容易判断。”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科学助理教授李彬彬说。在野外调研十余年后,李彬彬也只见过一次野生大熊猫实体,大多时候看到的是脚印。相比传统的“咬节法”——分析熊猫粪便中残留竹茎的长度,足迹识别技术准确率更高;而比起要提取新鲜粪便外黏膜的“DNA识别法”,其分析成本跟取样难度都更低。

从2013年开始,李彬彬从四川卧龙等地采集了四十多只大熊猫在圈养、半野外条件下的爪印,成为足迹本底库,参照于此,只要找到完整的熊猫爪印,用横竖两根直角尺测量长度,垂直拍摄出照片,确定趾头、肉垫等7个信息点,就可以利用软件自动分析,从而判断出熊猫个体及性别等信息,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0%。

另一个地上的行动,是给在没有手机信号的深山老林里的巡护人员定位。“以前评估组、督察组在保护区现场都会遇到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进了保护区没有,自己也搞不清楚。只能记录GPS坐标,再查资料核实。”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评估组负责人王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2018年4月10日,昆山杜克大学举办的自然保护领域智能科技及大数据研讨会上,王伟表示,根据2007-2016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