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学揭牌后 基金会办大学的“知”与“未知”

西湖大学任重道远,既要以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又要趟出一条基金会办学、国家支持、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学治理结构之路。

责任编辑:吕宗恕

“西湖大学”牌匾挂上一周,不少师生驻足拍照。(刘怡仙/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4月19日《南方周末》)

西湖大学任重道远,既要以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又要趟出一条基金会办学、国家支持、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大学治理结构之路。

2018年4月2日,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消息正式公布。一周后,去掉“筹”字的“西湖大学”四字牌匾被挂上校门,不少师生路过时驻足,要与新校牌合影留念。4月16日,西湖大学校董会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校董会第一次会议,成为西湖大学继获批办学后的又一历史节点。

随着西湖大学的揭牌,基金会办学模式开启无疑,但其能否真正落实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仍是未知;作为西湖大学捐赠基金筹资主体,基金会筹款压力必然紧绷,但筹款的方式却可充满智慧与创造。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2015年成立,是经浙江省民政厅批准的非公募基金会)举办西湖大学,还有哪些“知”与“未知”?我们应当如何关注它的探索之路?

“新”在哪里

关注西湖大学,应该关注西湖大学能否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忙碌,是西湖教育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刘旻昊在这段时间里的常态。这位新晋妈妈曾因突然离开高强度生活节奏的不适应,早早结束产假回到工作岗位。

2018年4月9日,她与团队陆续抵达杭州,落实校董会相关流程。这对于西湖教育基金会而言,是一件大事。

依据西湖大学办学的纲领性文件《西湖大学章程》,作为西湖大学的举办者,西湖教育基金会应“决定学校董事会人数及人员构成;依照章程推举学校董事会成员”。推举首届董事虽由西湖大学筹委会提名,但仍需由举办者西湖教育基金会审核确认。

于公众而言,西湖大学的吸引力在于它“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其以博士生培养为起点,由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领衔生物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家饶毅领衔基础医学研究所;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领衔物理学研究所;力学家、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领衔前沿技术研究所。

4月17日傍晚,一位孩子的父亲为此特意和朋友在路过西湖大学时停下,意欲进去参观一番。他的孩子尚在牛津大学读博士后,他想帮孩子看看电视上这所定位极高的大学是否值得一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新教育基金会理事熊丙奇则在4月3日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时写下评论《西湖大学基金会办学模式值得探索》,认为关注西湖大学,既不是在浙江新增一所高水平的大学,也非在民办教育领域出现一所能够改变民办大学一直处在较为“低端”形象的大学,而应该关注西湖大学能否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建立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Golradi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