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综合素质评价沦为“成绩评价”或“人缘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绝对不是儿戏,相反,这应当成为每个人的“信用及综合素质保证和承诺书”。

责任编辑:温翠玲

(新华社/图)

2018届高三应届生已进入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可就在这紧张的学习时段中,一份综合素质评价表却打乱了大家的节奏。

这是一个有关同学们高中三年生活的综合素质评价,分为公民道德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大模块。

当同学们大致对照评分细则,看自己可达何等级后,有些人认为自己可以拿到全A。实际上,A可以并没有那么好拿。每一项里每个班只有30%的A名额。

而在未经过协商的状态下,在“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


哈~
回复

哈~

2018-05-19

这种事现在多了去了,我总是看到班级有什么评选活动,有的人总是一窝蜂地凑上去,不论有什么作用,总觉得多评几个总是好的,总是有用处的,像现在学校里评党员,大多数人都是反正也不会有什么坏处,为的是不让以后因此遇梗。难道大家对自己想过什么样的未来没有筹划过吗?一味地去周张很多东西不会很累吗?为什么不能按内心去做事,为什么要太在意名利?总是给了我一种追名逐利的浮躁迫切感

梁生
回复

梁生

2018-04-05

A等级,以学科成绩年级30%,同样不公平,每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教师教学能力都不同。


回复

2018-04-04

福建高三同学表示没这东西

uulueo
回复

uulueo

2018-04-04

总有人抱团而使這種評价失去意义

回复

2018-04-03

我也是安徽的高三学生,这种评价水分很大,互评之前会上报实证材料,有些同学为了获得打A的资格,即使没有材料,也要用“我的心理素质良好”之类的话来充数,这就纵容了造假。再者,若死抓着规定的比例,那么一个班里就一定有人公民道德素养差到要打C吗?这是否是过于注重集体比例,而忽视个人合理成长发展的表现呢?私以为弊大于利。

QQ用户
回复

QQ用户

2018-04-03

我们甘肃是全自己填,挑一个填B,剩下的全填A。没有人看重这种东西。

新月
回复

新月

2018-04-02

这不能一概而论吧,现象虽然存在,需要我们警惕。但仍有客观公正的高三同学,他们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回复

2018-04-02

人缘好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喜欢下雨0614
回复

喜欢下雨0614

2018-04-02

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深刻的感受到政策的优劣,上层制定者一定要多深入基层听取经验。愿我们社会能越来越好吧。

王彪(医疗融资)
回复

王彪(医疗融资)

2018-04-02

菘小思
回复

菘小思

2018-04-02

这是一个优等生没有评到奖的诉苦,虽然观点不错,但不够客观

霜寒
回复

霜寒

2018-04-02

作为一个高三学生,我也深有所感。综合素质评价评的是素质,而不是单纯的成绩与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