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进校园要避免什么

教育者若能以勇猛的精神,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才是新一代学生们的大幸。

责任编辑:陈恺辰

图为2018年3月14日下午,在安徽省合肥市和平小学,该校“小白鸽”戏曲社团的学生们正在进行经典京剧选段排练。(东方IC/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3月15日《南方周末》)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主席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表示:我们的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要多讲传统文化,不能最后教出一批数典忘祖的人,这方面的教育工作要继续加强。

教育部长陈宝生日前接受采访时说,传统文化进校园要抓好三件事,一是老师要开口就是“白日依山尽”,二是教材要多选经典名篇,三是通过把书法、戏曲、传统舞蹈等引进校园,让学校成为“乐园”。

这三件事的确是核心,多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


王OO
回复

王OO

2018-03-24

特别同意,就连许多从事传统艺术工作的人对其蕴含的博大内涵都不是很了解。

代忘
回复

代忘

2018-03-23

学校似乎也应该有让学生「玩玩」的艺?

蓝蓝的天

2018-03-21

所谓的琴棋书画只是细枝末节,玩玩可以,当做孩子的兴趣即可,不必引入学校

蓝蓝的天
回复

蓝蓝的天

2018-03-21

传统文化进校园,首要任务是明确什么是传统文化

蓝蓝的天
回复

蓝蓝的天

2018-03-21

所谓的琴棋书画只是细枝末节,玩玩可以,当做孩子的兴趣即可,不必引入学校

蓝蓝的天
回复

蓝蓝的天

2018-03-21

以记为主,毕竟小孩子家,文章的意思我到认为是其次,文言文不是学者的话读起来都有难度,但是通过大量的长期的朗读,可以让小孩子感受到汉语的音韵节奏之美(说实话文言文音韵上的美感我觉得大于白话文),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形成对古代文化的兴趣(比如诗经-离骚-唐诗-孟子……)那个时候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有了些提高,理解名篇的内涵只是时间问题。

平凡好人
回复

平凡好人

2018-03-20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是富起来强起来,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再过五百年一千年五千年中华民族依然是中华民族。

平凡好人
回复

平凡好人

2018-03-20

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在不久的未来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人民的需要。这是全新的马克思主义,是原汁原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56****0338
回复

156****0338

2018-03-20

同未来的人民教师

2018-03-19

传统进校园的确不错,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古代人民智慧的敬仰。但对于如何引进传统,教学传统,激发学生对传统的兴趣真的存在较大的难度。就说我自己,要成为未来的人民教师,但是在我自己身上传统教学并不多,也缺少全面的指导,这就是现在存在的一个难度。

KOPEN
回复

KOPEN

2018-03-20

这事甚好!

三亖
回复

三亖

2018-03-19

活捉戴老师?

海绵
回复

海绵

2018-03-19

之前有个教育梦想。我充分调动本地传统技艺人进校教第二课堂。如唱戏的,乐器的,书法的,做木的,扎纸的,,,,

回复

2018-03-19

传统进校园的确不错,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古代人民智慧的敬仰。但对于如何引进传统,教学传统,激发学生对传统的兴趣真的存在较大的难度。就说我自己,要成为未来的人民教师,但是在我自己身上传统教学并不多,也缺少全面的指导,这就是现在存在的一个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