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混改,究竟改什么?

混改背后涉及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是国企混改的核心。过去“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监管方式,被普遍认为效率低下,捆住了国企的手脚,甚至形成了中国式的内部人控制。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联通混改最大的亮点在于,联通集团的国有股权从63.7%下降为36.67%,也就是从绝对控股变成了相对控股。(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3月8日《南方周末》)

前两批共19家国企混改试点中,目前7户已经完成引入战略投资者、重组上市等工作,引入各类投资者40多家、资本超过900亿元。

混改背后涉及国资监管体制改革,是国企混改的核心。过去“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监管方式,被普遍认为效率低下,捆住了国企的手脚,甚至形成了中国式的内部人控制。

2018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董事长刘绍勇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继东航物流子公司2017年6月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后,东航集团层面再度提出混改。“中央希望我们要加快国企改革,十九大报告里面讲得很清楚,所以说我们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依然是两会热点。过去一年,东航集团物流子公司、中国联通(600050.SH)相继完成混改,百度、阿里、腾讯以及京东(BATJ)等代表行业先进性的民企巨头纷纷入局,成为新一轮混改的一大特点。

定位长期战略投资者的BATJ,将在国企混改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募集发展资金

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开端可追溯至1993年。是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股份制。

当时,国企改革已刻不容缓。1994年初,国家经贸委等9个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对上海、天津、沈阳等16个重要工业城市的国企财务状况做调查,结果显示亏损面已达52.2%。

尽管产权改革始终在收与放、进与退的两难之间苦苦摸索,但大部分优质国有企业后续均按照公司法进行改制,许多还登陆资本市场。

“总体上看,中央企业在产权层面已与社会资本实现了较大范围的混合。”2018年1月31日,在国务院国资委于北京召开的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通气会上,国资委产权局副局长郜志宇介绍说。

国资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


施益心人
回复

施益心人

2018-09-09

新中国成立之初期全国试行了公私合营的国民经济,已经被实践早就证明了是正确的主措.如今的新时代回归过去的好传统和好传承有何不可?因为公私合营最大的好处就是,一是公有权力能够办理难事公事,二是私营参与生产经济管理与运作,不会出现腐败行为.所以,现在提昌的国企改革,怎么改?应该采取过去已经取得成功的公私合营经验予以推广.

时间的记忆
回复

时间的记忆

2018-07-15

不要迷信民企,很多民企大了也是制度不规范,监督不力,人无向心力,责任人感不足,腐败腐化,以权谋私,不要认为这些只有国企才有,,许多民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监督不到,管理不力的地方都是一片灰暗。。。

常超红
回复

常超红

2018-03-09

准备要充分

我创
回复

我创

2018-03-09

都8012年了,还BATJ,还吧百度排这么前,应该是ATJB

回复

2018-03-08

感觉改革速度有点慢,改了半天也没什么大变化,没什么看得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