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例:怎么打造社区公共空间
社区公共空间的打造是为了民众(for people),空间打造的过程要依靠民众(by people),空间打造完成则属于民众(of people)。
责任编辑:戴志勇
(本文首发于2018年3月1日《南方周末》)
编者按: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公共场域与公共空间的缺乏,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我们常常说要改善公共治理,社区的公共空间,就是一种具体而有力的载体。但是,一些基层政府花了不少钱做的基层公共空间,却经常处于闲置状态。如何打造一个社区公共空间?本文提供的这个真实案例,可能比激活闲置的基层公共空间难度更大一些,但很多鲜活的经验是相通的,供读者参考。
社区公共空间的打造是为了民众(for people),空间打造的过程要依靠民众(by people),空间打造完成则属于民众(of people)。这样,何愁不能解决公共空间缺乏人气的问题?
常见问题:缺人气的公共空间
现在越来越强调政府的“服务功能”,不同的职能部门、群团组织皆强调在社区建立服务中心、服务站点或是打造服务阵地。这些服务阵地可称之为“社区公共空间”。这些服务空间往往规模巨大,动辄成百上千平米,硬件建设完美,内部装修精美,服务板块齐全,服务设备完善。但比较尴尬的是,这些空间常常缺乏人气,即社区民众并不愿意主动去这些地方。可以说,这些精致的服务空间多数时候像陈列室,像展览馆,有人来视察,不同单位来参访时才会有“人气”,随后则“人去楼空”。
为何我们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打造的公共活动空间总没有人气呢?为何社区民众并不“买账”呢?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例如,社区内原本并没有这样规模巨大的闲置场地,后来要打造服务阵地,只能“看菜下饭”,社区能找到什么样的空置场地就将就改造一下。这些场地本身可能有很多限制。譬如,不亲近居民生活区,位置可能偏远,交通可能不便,不容易被找到,甚至在高墙大院内,闭门锁户……这些都会限制社区民众主动去活动的可能性。
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这些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虽有“公共”之名,却无“公共”之实。在公共空间的打造过程中,社区民众缺乏话语权,也缺乏参与性,其诞生常常是由行政部门自上而下主导完成。民众没有参与公共空间的打造过程,往往不知道公共空间的存在,就算知道它的存在,也认为那是“政府的”,“与我们无关”,缺乏认同和归属。可以说,这才是社区公共空间缺乏人气的症结所在。
社区工作的两大传统
对社会工作专业而言,所谓“不忘初心”则要回看“社区睦邻运动”、“社区发展”的历史传统。巴涅特、亚当斯等人引领的“社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