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新说

买书像买烟,我们有这个瘾。

责任编辑:朱又可

 

我常在文友的新书发表会上买书,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有作者签名,特别有收藏的价值。(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2月8日《南方周末》)

新书发表会是办喜事,作家是新娘,出版社的社长是傧相。文学社团当家做主的人不止一位,他们也是文学傧相,我见过一个排场很讲究的婚礼,新郎请了十个男傧相,新娘请了十个女傧相,真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办喜事要有来宾,要有贵宾,侨社领袖,文化长官,都从百忙之中来了。新娘要坐花轿,花轿要有人抬,好几位文学轿夫,都是无名英雄。

既然有文学新娘,有没有文学婆婆?有没有文学小姑?文学是个大家庭,“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倩小姑尝”。大家庭很热闹,口舌是非不少,那是后话不提,但是在婚礼上新娘是焦点,是重心,一切为她存在。在这样的大礼堂里,我怎么给自己定位呢?我是个花篮,我说过,我现在是装饰品,老了,写也写不好了,还有点虚名,还有点不甘寂寞,有些场面还可以摆出来看看。花篮,鲜花,应该没有声音,花如解语还多事,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hanjunangel
回复

hanjunangel

2018-03-15

“各位不要怪我,有人一定要我来,还一定要我讲话,都怪他。”一派天真,读之如画。

秋刀鱼
回复

秋刀鱼

2018-02-17

坚持读书、买书、坚持订阅南周……

秋刀鱼
回复

秋刀鱼

2018-02-17

看到鼎公的文字很开心……宽厚仁慈的老人的谆谆教导,包含着对晚辈的无限勉励,这是很高的人格修养……

回复

2018-02-14

好书也少!纸质更少现在越来越到的电子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