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关爱相比,特殊儿童更需要被尊重

每个人都希望被公平对待,而对待特殊儿童或者其他方面“特殊”的人,也许,尊重比关爱更友好。

责任编辑:温翠玲

一名自闭症儿童和家长绘画(资料图)。(新华社记者 张端/图)

一直梦想着有机会去做公益,却一直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前段时间因为工作的原因,参与了几场关爱特殊儿童的活动,感触很深。

一开始我不懂什么是特殊儿童,后来百科了一下才知道。特殊儿童,也有人称其为“来自星星的孩子”,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可表现为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既包括发展上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育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的儿童。

之前脑海中一想到特殊儿童,马上就会生出一股同情心,内心深处觉得他们很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孔休
回复

孔休

2018-02-15

尊重比关爱更友好。 两者都很重要。

回复

2018-01-25

大学兼职期间,偶然机会去了聋哑学校。一个11岁的小女孩双目失明。《感恩的心》活动完了我主动送她回寝室,我问她,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接她?她说过年或者放假的时候!我说平常想她们了怎么办?她说当我想他们的时候我就能感受到他们!聊着天我才知道,每次接她的是不同的人!她说以后的职业主要是按摩......昏暗的夜晚,我牵着她的手,一边正常聊天,一边提醒她脚下的路,一边眼泪直流!特殊人群尊重是基础的,帮助是在必要的!南方周末,好地方!

回复

2018-01-21

一直也想去了解或者说是希望有机会去和“来自星星的你的孩子”相处,但是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我首先要具备能力,具备可以放下一切去投入她们的能力。希望自己可以早点实现这个愿望吧!

回复

2018-01-21

同情是因为觉得可怜,只是我们自己觉得他们可怜,我们觉得他们可怜是因为觉得他们缺少我们不具备的功能和感觉,但是没人需要被可怜,需要的是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