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监管改革风声再起

种种迹象表明,食药监系统可能面临新一轮的机构改革。怎么改、如何改成为食药监系统内部的热议话题。

责任编辑:袁端端

(农健/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月18日《南方周末》)

种种迹象表明,食药监系统可能面临新一轮的机构改革。怎么改、如何改成为食药监系统内部的热议话题。

和以前的改革前夕相比,这次调整显得尤为低调。“1月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后,改革方案可能会趋于明朗。”

“本次机构改革方案论证真正体现出顶层设计,致力于构建统一、权威、专业的监管体制,相信会是一种良性变革。”

距离2018年全国“两会”不到两个月,食药监管体制的走向,再度成为系统内部的热议话题。

围绕食药监管体制的改革,贯穿了最近20年——从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2003年国家药监局加挂“食品”二字,到2008年将其划归原卫生部,到2010年国务院食安办成立,再至2013年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的食药监管体制曲折行进。

各种迹象表明,2018年,顶层的食药监管体制或将迎来新一轮改革。食药监总局将继续单列、拆分还是被撤并,各种猜测纷至沓来。

先是从工商系统内部传来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国务院将整合工商、质监、食药部门的职能,设立一个类似市场监管总局的机构。”而在食药系统,“三局合一”的消息也开始传播,但“版本”略有不同——药品、医疗器械部分将划归国家卫计委管理,食品纳入大市场监管。对此,卫生系统的人员表示认可,“医药本来就不分家”。

和以前的改革前夕相比,这次调整显得尤为低调。“1月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后,改革方案可能会趋于明朗。”一位国家食药监总局人士私下和南方周末记者说。

机构调整现端倪

种种迹象表明,将药品和食品拆分到不同部门的传闻,或许并非捕风捉影。

最早是一系列的人事变动,这被外界视为机构撤并的信号。2017年3月和5月,两位分管食品工作的副局长——郭文奇和滕佳材先后被免去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职务,调任他职,两位副局长位置足足空缺了三个月。

同年9月,长期在科技系统的官员尚勇调任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值得注意的是,尚勇此前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是食药监总局唯一的“正部级”副局长,比其余副局长“官高半级”。

在中国现实政治生态下,领导级别决定协调能力,“高配”具有一定效果。综观历史,“正部级副部长”多的单位,大多都是“强势单位”。

一位长期研究政府监管的学者提醒南方周末记者,“工商、质检、食药的几个局长中,只有食药监总局局长是中央委员。”

但2017年11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人在征途
回复

人在征途

2018-06-23

管理创新应该是管理制度创新,而不是机构创新

QQ用户
回复

QQ用户

2018-04-12

近一年有些药价涨了十几倍,如常见的红霉素眼膏,甘草片,这涨价的速度都要飞起来了! 去医院🏥医生开药医院没有,门口药房那,做个检查,医生没开药呢,检查的人开了一堆药,门口药房拿,药价高到你不敢相信。去个医院小感冒随便检查下几百块。开药论堆!人民无奈!!

Morris Chen(陈正光军)
回复

Morris Chen(陈正光军)

2018-01-29

医药本来就不分家???

回复

2018-01-26

利益集团开始博弈,各路代理人粉墨登场。所谓调研员,基本上就是不同的主子养的狗而已。

某只靖
回复

某只靖

2018-01-24

作者什么时候调研一下质检系统,特别是检验检疫,从三检合并到现在。

某只靖
回复

某只靖

2018-01-24

深入

139****2140
回复

139****2140

2018-01-24

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