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沙成土:科学还是魔术 环保“黑科技”的商业迷局

一项“沙漠变良田”技术引发各方关注,水成为最大的争论。

责任编辑:汪韬

项目基地大门口。(南方周末记者 杨凯奇/图)

(本文首发于2018年1月11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点沙成土:科学还是魔术 环保“黑科技”的商业迷局》)

一项“沙漠变良田”技术引发各方关注,水成为最大的争论。

这场治沙项目背后,也有资本入局,其中有重庆IT名企、媒体人。在一些学者还抱审慎态度之时,已有新疆、甘肃和江西南昌等多地政府正抛出橄榄枝。项目的触角甚至延伸到了阿拉伯半岛。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从唐朝的诗人李华到今人,对沙漠的想象,大多脱离不了荒凉二字。然而,2017年11月8日,一条媒体微博《沙漠变绿洲,看“点沙成土”》引来热议:重庆交通大学的易志坚科研团队利用“沙漠土壤化技术”,用不到三个月时间,将内蒙古的一片沙漠变为可以耕种的土壤。

相对于难以看到效益的传统荒漠化治理,“沙变土”吸引了更多眼球。在媒体接力报道之外,这个实验项目正在悄然扩张。南方周末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已有新疆、甘肃和江西南昌等多地政府抛出橄榄枝。项目的触角甚至延伸到了阿拉伯半岛。

经过南方周末记者多方调查,“沙变土”仍存在技术争议,其背后的商业模式亦难解。

向沙漠加“胶水”

在一位重庆交通大学学生看来,老师易志坚平日里随和而严谨,“经常会和我们一起吃饭、交流心得。但他也要求我们的实验数据要进行反复验证”。易志坚是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力学教授,也是沙漠土壤化项目带头人。

在媒体的报道镜头注视下,易志坚徒手聚拢起两个沙堆,其中一个撒上了一些灰色粉末,并加水搅拌。几分钟后,他在两个沙堆上各刨出一个坑,往坑里灌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普通沙堆上的水,很快下渗得无影无踪;掺杂过灰色粉末的沙堆,水则保存了很久。

易志坚在多个采访中称,他通过8年研究发现,土壤颗粒之间存在“万向结合(ODI)约束”,使土壤湿润时为流变状态、干结时为固体状态,并总是能在两种力学状态之间稳定转换。

与土壤相对,沙粒之间的关系则是离散的,无法像土壤那样“温和地抱住植物根系”,也无法保水保肥。而“沙变土”的原理是:向沙子重新施加这种“万向结合约束”——把沙子拌上神秘的灰色粉末,添水搅和——就能使沙子恢复土壤的功能,“沙漠变良田”也就能从愿景变为现实。

这种灰色粉末,易志坚团队称为“植物提取纤维黏合剂”。有人将沙变土的过程比喻为:向沙漠加“胶水”。

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上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乌兰布和示范区)是项目的中试地点,4000亩沙漠已经大规模运用这种技术。

2018年1月8日,南方周末记者看到,一条10公里长的公路向沙漠深处笔直伸去,公路两旁各宽400米的范围内,在阿拉善盟零下十多度的冬天里,农作物已经枯黄,等待着来年开春的复耕。

项目团队已经在2017年11月底之前返回重庆,留守的工作人员只有3人。“现在庄稼都死了,去年10月份那才真叫好看,沙漠里出现了一大片绿洲。&r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