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刊】在大上海安放一碗小馄饨
食物是我们甄别和记忆一座城市的最好方式。一边是人气高涨,味道“老嗲”;一边是油烟扰邻、无证经营、居民投诉。监管和人情,在一次次冲突中,寻求小餐饮和城市味道的共生。
责任编辑:袁端端
(本文首发于2017年12月28日《南方周末》)
食物是我们甄别和记忆一座城市的最好方式。一边是人气高涨,味道“老嗲”;一边是油烟扰邻、无证经营、居民投诉。监管和人情,在一次次冲突中,寻求小餐饮和城市味道的共生。
夜幕低垂,高楼的灯光褪去,隐匿在上海老城厢里的一家家小店开始热闹起来。热气腾腾的鲜肉小馄饨泛着细细油花的光晕,加块蘸辣酱油的炸猪排,或是搭配大饼油条,周身都暖和了起来。
霍山路203号,“阿文夜市”的所在地。往日,“豆浆油条”的招牌下,深夜加班族、开跑车的“高富帅”、忙了一天的打工者安静地排着队,挤在小凳子上享用美食。但2017年12月4日,“阿文夜市”因无证经营被取缔,自此一直处于停业状态。
食物是我们甄别和记忆一座城市的最好方式。和上海一样,很多城市的街头巷尾不乏充满烟火气的小餐饮。一边是人气高涨,味道“老嗲”(上海话,指味道很好);一边是油烟扰邻、无证经营、居民投诉。关门,市井生活中的美味从此消失;不关,如何避免脏乱差引发的食品安全隐患和矛盾。各地的立法和监管正在不断摸索,寻求小餐饮和城市味道的共生。
弄堂美食的消逝困局
在老城厢和老式居民小区周边,几十年来孕育出的弄堂美食文化,至今还保留着正宗的上海味道。摆上几张桌椅,架起锅子炉灶,&ld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