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刊】“不喜欢城里,可女儿需要我”
他们为了照顾孙辈而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他们共同的感受是自己跟不上时代了,无法融入城市。
责任编辑:钱昊平 吕宗恕 助理编辑 温翠玲
一些老人为了照顾孙辈而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
(本文首发于2017年12月28日《南方周末》)
他们为了照顾孙辈而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他们共同的感受是自己跟不上时代了,无法融入城市。
2017年12月16日,是个周末,梁淑芬一大早就为家人张罗饭菜,炖鸡、炖鱼、大葱蘸酱、蒸馒头、包水饺,全是山东菜。
半年前,小外孙女出生后,56岁的梁淑芬离开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家山东烟台,来到两千多公里外的广州,照顾女儿。这之前,她去过最远的地方是老家的县城。
如梁淑芬一样,许多老人为了支持子女事业、照顾孙辈生活而背井离乡、来到子女工作城市。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中国流动人口达2.47亿人,流动老人将近1800万,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
他们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来到子女的城市生活,他们看起来是这座城市的一部分,实际上他们并不属于这里。在人生暮年,如何化解孤独和寻求归属,是老人及子女们共同面临的难题。
“什么东西都是老家的好”
到了广州,梁淑芬重拾做母亲的角色,每天六点半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吴悠
社会问题,要是有那么好解决的话也不至于现在这样。如果女性主内,女性的工作,将面临着很大的局限性。也就是说丈夫将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绝大可能会导致家里的话语权归男性所有。也就是说,无论女方要买什么东西,或是产生什么消费南方就有很大的话语权。会很严重限制女性的各个方面。因为将会照顾到家庭,已经买菜呀,还有带小孩都有很多费用,包括孩子的教育问题。分担着各项工作,有可能还会再家庭还不受重视,容易被自己的婆婆者自己的丈夫所轻视,女生就容易有压迫,容易发生家庭争吵,从而影响家庭和睦。所以说改变不是很容易的。毕竟人性这种东西很多人都很难掌握,何况是我们这些平凡人呢?这只是我的个人见解。只是看到你的评论,有感而发。如有不喜,望君原谅。
这是我们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联系给女的产假3年,保留基本工资,社会问题就解决了,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还是有一定科学性,这样性侵女的案件也会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