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基金会探索: 再造一个全新的“蛇口模式”?

四十年前的大胆尝试成就了改革开放的“蛇口模式”,如今的蛇口社区基金会是否也能成为社区基金会中的“蛇口模式”?

责任编辑:吕宗恕

2015年4月20日,蛇口居民齐聚四海公园里的东林茶馆,讨论成立蛇口社区基金会。(蛇口社区基金会/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1月30日《南方周末》)

蛇口社区基金会秉承尊重社区居民自愿参与、民主、自治的原则,理事会开会必须使用罗伯特议事规则,确立捐赠人代表大会为蛇口社区基金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捐赠人代表选举理事、监事、修改基金会章程等。

四十年前的大胆尝试成就了改革开放的“蛇口模式”,如今的蛇口社区基金会是否也能成为社区基金会中的“蛇口模式”?

“没有人附议的话,这都不是一个议案”,2017年11月12日,蛇口社区基金会理事会开到一半,周为民纠正了会议流程。使用罗伯特民主议事规则两年多,这样的学习仍然在不时进行着。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社区基金会一度因居民自发创建、民主选举理事会备受多方关注。其包含的“社区基金会”的定义尚无统一定式,只要动员本地资源,以适合本地的方式解决社区问题,都可以叫做社区基金会。

1914年美国成立了全球第一家社区基金会——克利夫兰社区基金会。2000年后,社区基金会在全球数量增长迅速,近几年则在我国多个城市蓬勃发展。作为一股新生力量,人们对它的认识和定位尚不清晰,诸如社区基金会的概念、设立、治理、运营及能力建设等。

社区基金会被视为是转型社会治理下的一个新实践,是社区资源链接者,而蛇口社区基金会则成为正在探索的独特案例。

四海那个茶馆

2015年4月20日,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四海公园里的东林茶馆即将结束它作为公共空间的时光,因产权问题交回公用。两个月里,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来到茶馆,倒不是纪念它,而是为98岁的袁庚祈福,看《我与袁庚图片展》。

“袁庚是精神领袖,是一个时代的象征。”64岁的周为民先生表情严肃。受袁庚开明作风感召来到蛇口的时候,他才29岁,到招商局的宣传部门工作。在这之前的1979年,袁庚主持建立蛇口工业区,比深圳特区还早一年打开了一扇小窗。他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并以“四小龙”为参照,建设出口加工区。周为民印象很深,当时的蛇口没有发生一个干部贪污腐败的案件,当时的《蛇口消息报》可以直接发表批评袁庚的文章,蛇口的管理委员会是老百姓自己选的。

同样的记忆烙印在许多当年的拓荒者身上。他们来到四海公园参与袁庚祈福会还有一个目的,捐钱创建蛇口社区基金会。早在前两年的袁庚祈福会上,他们酝酿出了一个致力于社区发展的公益基金。2014年12月14日,89位生活或工作在蛇口的社区居民每人捐款1000元,创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吴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