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为求量制造图书垃圾真正的"原创力"去哪儿了
商品对消费者而言也许越新越好,书籍却要耐得住时间的磨砺。
商品对消费者而言也许越新越好,书籍却要耐得住时间的磨砺。
中国每年要出多少种新书?据相关权威统计,2016年有47万种,其中畅销书为12万种左右。另一份调查显示,去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照这个速度,一个中国人要读完一年的新书需要6.12万年。所谓“万本出版社”,即每年出1万本书的出版社,于今也不鲜见。这当然表征了出版业的繁荣,但其中潜伏不良趋向。
我曾参与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的评选工作,并多次参加“中国好书”月榜的评选,有这样深切的体验:出版的“量”与内容的“质”之间形成了相当大的反差,特别是原创力不足,多出书、出多书、出书多,甚至为了“量的累积”制造图书垃圾。假如再过十年二十年翻过头来看,我们这代人该懊悔浪费了多少良木呀!
为何会制造图书垃圾?一句话来回答,重复出版与出版重复。这大致有几类方式。第一类是“照搬西方”。我们常看到,一些海外出版的热点选题出现后,很快就有相关的中文版跟上。有些书是从西方书籍上“扒”下来的,用更规范的用语就是“编译”,用更流畅的中文顺一遍就匆匆出版,好像与原版没有任何关系。第二类就是“阐释本土”。这些书大多是从自己的狭隘理解出发来阐释中国经典,使经典变成了“任人打扮的姑娘”。阐释中国经典,不遵循任何学理规范的现象比比皆是,有大量充斥市场的国学类书籍为证。还有由二者衍生出来的“心灵鸡汤”,除了语言通俗易懂之外,恐怕多是对人生的误导,无论励志类还是商战技巧类的图书,大都如此,读一本与读十本似乎并没什么不同。
出版业可否放慢“粗放型”的发展脚步?能不能走一条“集约型”的创新之路?
要知道,“原创性”图书的天敌就是重复:简单的重复,低水平的重复,甚至毫无意义的重复。不是你拷贝我,就是我拷贝你,今天抄抄西方,明天抄抄传统,而不是真正思考如何创新一种“范式”。一种“图书范式”被创造出来,大家就纷纷去模仿,一点也不顾及那珍贵的“知识产权”。每一次模仿,都是一种重复;每一次重复,都是一种浪费。真正的“做书人”,会把书打造成“熟悉的陌生人”,做得太过新颖,尚需历史的接受过程,做得太过熟悉,也不会吸引与积聚读者们长久的眼光。
商品对消费者而言也许越新越好,书籍却要耐得住时间的磨砺。因为任何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哪怕是灵光闪现,也是积累中的结晶。然而,一些出版社在被置于市场加速器之后,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其缺乏了“十年磨一剑”的耐心,直接步入了“短”“平”“快”的轨道。常常听到这样的感叹,如今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界,经典为何愈来愈少?除了作者本身原因,图书出版缺乏一种“历史积淀”过程,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些“做书人”无意创造经典,埋头制造生产线上的产品。让人不禁叹息!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创造性转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无论是针对本土传统还是外来资源,这种转化的关键词都是“创造”。有了创造,才有转化;转换成功,就是创造。只有创造了,才是自己的,才可以称之为“原创”。这里的“原创”,起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自我“创新”,二是自我“创生”,前者说的是富有“创造力”的新构,后者是具有“持续力”的拓展,二者缺一不可。让人忧心的是,一些图书出版机构失去的,恰恰是这最为宝贵的“原创力”。
(来源:人民日报)
网络编辑:邵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