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的镜头:风格化凝视与死亡的质感

在多伦多电影节观看了王兵的纪录片《方绣英》。在这部作品中,王兵用一种严肃而沉重、冷静而又尊重的态度来与观众一起观察一位女士的逝去。

责任编辑:朱又可

中国导演王兵亮相第70届洛迦诺电影节,凭《方绣英》获最佳影片金豹奖。(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1月9日《南方周末》)

在多伦多电影节观看了王兵的纪录片《方绣英》。在这部作品中,王兵用一种严肃而沉重、冷静而又尊重的态度来与观众一起观察一位女士的逝去。透过镜头,王兵的目光所及扩展到她的整个生存环境,乃至当地、当下的社会图景。同时,王兵在这部影片里也还在坚持着自己一以贯之的对记录片语言的探索,对一个艺术家来说,这种语言的探索往往更难成就。

金豹奖居然给了一部纪录片

2017年8月12日,第70届洛迦诺电影节闭幕,中国导演王兵的作品《方绣英》获得金豹奖,这是该电影节历史上第一次把具有最高荣誉的大奖颁发给一部纪录片。这部作品几乎赢得电影节上影评人的一致好评,也是颁奖前夕金豹奖赔率最高的作品。

《方绣英》拍摄于2016年,核心的拍摄对象是浙江一名69岁的老人方绣英。她患有老年痴呆症8年,2015年病情严重,被送进康复医院治疗无效。家人于2016年6月放弃治疗把她接回家中。王兵早就有拍摄她的计划,但他同时也在拍摄自己的其他作品。在方绣英临终前不久,王兵从方绣英家人处接到消息,赶去拍摄了她临终前八天的时间。我们看到,王兵的镜头不仅在观察方绣英。方绣英的女儿、亲戚,村里其他邻居,村庄四周的情景和生活的流动,这些都经由王兵的镜头呈现给我们。

在这部作品中,王兵用一种严肃而沉重、冷静而又尊重的态度来与观众一起观察一位女士的逝去。透过镜头,王兵的目光所及扩展到她的整个生存环境,乃至当地、当下的社会图景。同时,王兵在这部影片里也还在坚持着自己一以贯之的对纪录片语言的探索,对一个艺术家来说,这种语言的探索往往更难成就。

坚毅的凝视

在多伦多电影节观看了王兵的纪录片《方绣英》。这次观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直接的观赏经验是难受,是想回避不看,是烦扰和心理上的巨大压迫感和不适感。但是,经由生理上、直观上的不舒适,我看到了作者的视听语言上的新意,我看到了那些人们的生活质感和生存境遇。在艰难观赏的同时,我与作者一起品味这位妇女在弥留之际的那种无力和彻底无知觉的,但又是自然存在的生命感觉。本片让我思考和体验生命中虚空、荒诞和无意义的那一面。我的这种难受、不适感的观影经验,或许可以看做就是亚里士多德说的“引起怜悯与恐惧”?通过这种不适体验,或许我们能够得到些许精神上的净化、升华。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美感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柯珂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