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逻辑:从淡化考生选科博弈做起

高考改革应该尽可能减少、直至消除考生在选科、选学校和选专业方面的博弈,才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实力和职业发展规划,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感兴趣的学校专业。这应该是高考改革的基本逻辑。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李玫琦

(农健/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1月9日《南方周末》)

最近,教育部长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高考制度。2017年,在上海、浙江完成第一轮高考改革试点后,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个省市启动新高考改革,明年有16个省份启动新高考改革,2019年将有9个省份启动新高考改革。早已经宣布从2018年启动新高考改革的广东,近日公布了《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关于2018年深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通知》,向社会征求意见。

对于上海和浙江的高考改革试点,教育部长称,“经评估取得成功,尽管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由于上海和浙江肩负“先行先试”的改革任务,因此,对于上海、浙江试出的“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在其他省市推进新高考改革时,要完善高考改革方案设计。

从浙江和上海完成第一轮高考改革后的反应看,目前讨论最多的是选考物理学生减少这一问题。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共29.13万考生(其中25.01万人报名普通高校招生),在后3门(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中自主选择3门)的选择中,相关科目排位如下:1.生物12.53万(50%);2.化学12.5万(50%);3.地理11.95万(47.79%),4.历史10.88万(43%);5.政治10万(40%),6.物理8.95万(35.78%),7.技术7.2万(占比为29.2%)。也就是说,新高考选考物理的仅8.9万人,比例仅占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的36%。

根据上海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在2017年5万名上海高考学生中,相关科目的选考人数如下:政治14834人,历史20151人,地理29628人,物理19218人,化学22314人,生物24175人,从中可见,物理也排在第5位,低于地理、生物、化学、历史科目的选考人数。

而这一问题,从本质上分析,是新高考改革设计的3+3科目组合,存在令考生进行信息不充分的“博弈”的问题,这不但增加考生(家长)的选择焦虑,也导致基础教育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高考改革应该尽可能减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3)


Kimtaetae
回复

Kimtaetae

2018-03-26

试问一下九十年代的教育资源配置和人均教育分配比率,再看一下现在每年大学毕业生都创新高的数据,请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本来就是制度不合适生产力了才会进行更改,应试教育也不是主流了,国家现在需要的是学术的创新不是把学术copy进脑OK?而且现在科研有新进步,我们不学那我们学什么,所谓降低难度从何而来?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请跟上社会时代的发展脚步。

seathinker

2017-12-02

教材降低了难度,考试降低了难度,反倒应付不过来了?那90年代的学术可咋办

回复

2017-12-08

这是由现在的大学教育引起的,很多大学依然按照传统的方法教书,而不是培养建设型人才

seathinker

2017-12-02

教材降低了难度,考试降低了难度,反倒应付不过来了?那90年代的学术可咋办

seathinker
回复

seathinker

2017-12-02

教材降低了难度,考试降低了难度,反倒应付不过来了?那90年代的学术可咋办

Kimtaetae

2017-11-17

诶您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一,现在的学生每天睡四个小时都不一定能应付六门课,再加三门怎么学?二,按您的想法九科全学,报考大学仍按科目分数,窃以为和分文理有什么区别,就学考大学的专业需要通过的科目好了,为什么还要学多余的三科?三,就算全部认认真真的学完九门科,算了吧没个五六年真别想高中毕业。四,理科内容与文科内容学习思维相差非常大,转换难度非常强。五,初中学九科和高中学九科可不一样,要想高中也学九科那知识深度就停留在初中的浅层面,怎么深钻研,拓宽面?别折腾高中生了,我们也很累。

Kimtaetae
回复

Kimtaetae

2017-11-17

诶您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一,现在的学生每天睡四个小时都不一定能应付六门课,再加三门怎么学?二,按您的想法九科全学,报考大学仍按科目分数,窃以为和分文理有什么区别,就学考大学的专业需要通过的科目好了,为什么还要学多余的三科?三,就算全部认认真真的学完九门科,算了吧没个五六年真别想高中毕业。四,理科内容与文科内容学习思维相差非常大,转换难度非常强。五,初中学九科和高中学九科可不一样,要想高中也学九科那知识深度就停留在初中的浅层面,怎么深钻研,拓宽面?别折腾高中生了,我们也很累。

2017-11-13

有些道理,但不能解决中国高考问题。强烈建议所有学科都参加高考,在考生根据考好的分数进行大学申报,取消赋分制。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最公平的方式,考个3-4天,当然得把体力搞好喽,其实也不用怕,都是这样过来的,加了三门课而已,且会让人学会“有所不为”这个方法。其他的方式都是扯淡。

回复

2017-11-13

有些道理,但不能解决中国高考问题。强烈建议所有学科都参加高考,在考生根据考好的分数进行大学申报,取消赋分制。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最公平的方式,考个3-4天,当然得把体力搞好喽,其实也不用怕,都是这样过来的,加了三门课而已,且会让人学会“有所不为”这个方法。其他的方式都是扯淡。

回复

2017-11-12

申请制度怎么保障公平?谁来监督?是否能有效监督?同时大学招生审核的人手怎么解决?

回复

2017-11-11

改革成功我是不同意的 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事也只有这些人说得出口 这是其一 其二 申请制度在中国是极其不可实现的 其三 你们没有注意一个问题 问一下上海的考生就会知道 三加三 选考科目的难度等于就是没有学这门课 进了大学完全跟不上后续学习 和之前的加一学习深度是不能比的 另一方面 这样的难度降低 并不等于减压 反而 在追求细致 语言表达的评分标准下 可能会导致压力的反增 一个例子就是我一个同学 物理简直是大神级别 竞赛也得奖 最后却没拿a 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小问题上出了错 但是是客观题 最后考试院为了调平均分 把主观题评分放松 那自然这位同学很不走运了

factory tree
回复

factory tree

2017-11-11

以正常的心态对待成绩,就是减压。过来人亲身经历。持之以恒地学习每一门的话,就是考一门扔一门,但要是抱着临时抱佛脚的心态或者抓不住主要矛盾,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就是增压。很多考生第一次考完,其实分数已经考出自己水平,但还是可能选择再考一次,但这个过程会占用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所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盲目追求高分。

Lime

2017-11-10

高考改革到底是减压呢还是增压呢

Kimtaetae
回复

Kimtaetae

2017-11-10

作为一个高中生,觉得现在教育有点畸形了。虽说是素质教育,但很多还是唯分数论,只要分高考上大学,一个高中生的义务和目的就完成了,已经很少有怀有大志的人为了社会国家发展而努力上大学了。很多非常喜欢理科的同学因为自己学文科轻松,能拿高分,就会以拿分考大学为重。什么都是为了高分,高分,高分。。。

Lime
回复

Lime

2017-11-10

高考改革到底是减压呢还是增压呢

回复

2017-11-10

如果学生可以同时收到多个学校的录取通知,选择空间无疑是大大增加,很多高考生为了不调档都选择服从调剂,结果录取的专业就很奇怪了

回复

2017-11-10

还不是要像国外一样,要自主申请。与其这样,还不如继续拼分数。

蓝蓝的天
回复

蓝蓝的天

2017-11-10

高考改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