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逻辑:从淡化考生选科博弈做起

高考改革应该尽可能减少、直至消除考生在选科、选学校和选专业方面的博弈,才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实力和职业发展规划,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感兴趣的学校专业。这应该是高考改革的基本逻辑。

责任编辑:戴志勇 实习生 李玫琦

(农健/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1月9日《南方周末》)

最近,教育部长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高考制度。2017年,在上海、浙江完成第一轮高考改革试点后,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个省市启动新高考改革,明年有16个省份启动新高考改革,2019年将有9个省份启动新高考改革。早已经宣布从2018年启动新高考改革的广东,近日公布了《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关于2018年深入推进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的通知》,向社会征求意见。

对于上海和浙江的高考改革试点,教育部长称,“经评估取得成功,尽管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由于上海和浙江肩负“先行先试”的改革任务,因此,对于上海、浙江试出的“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在其他省市推进新高考改革时,要完善高考改革方案设计。

从浙江和上海完成第一轮高考改革后的反应看,目前讨论最多的是选考物理学生减少这一问题。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共29.13万考生(其中25.01万人报名普通高校招生),在后3门(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中自主选择3门)的选择中,相关科目排位如下:1.生物12.53万(50%);2.化学12.5万(50%);3.地理11.95万(47.79%),4.历史10.88万(43%);5.政治10万(40%),6.物理8.95万(35.78%),7.技术7.2万(占比为29.2%)。也就是说,新高考选考物理的仅8.9万人,比例仅占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的36%。

根据上海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在2017年5万名上海高考学生中,相关科目的选考人数如下:政治14834人,历史20151人,地理29628人,物理19218人,化学22314人,生物24175人,从中可见,物理也排在第5位,低于地理、生物、化学、历史科目的选考人数。

而这一问题,从本质上分析,是新高考改革设计的3+3科目组合,存在令考生进行信息不充分的“博弈”的问题,这不但增加考生(家长)的选择焦虑,也导致基础教育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高考改革应该尽可能减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