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拥览海参崴

站在海参崴的最高点——俄罗斯远东理工大学的平坡上,仿佛能把这三面环海的城市揽进怀中。

责任编辑:杨嘉敏

现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几乎看不到1860年以前海参崴留下的痕迹。(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1月2日《南方周末》)

身临其境,才明白,海参崴(俄罗斯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阔天空。站在海参崴的最高点——俄罗斯远东理工大学的平坡上,仿佛能把这三面环海的城市揽进怀中。

我第一次到海参崴的几天,一直是晴空丽日的好天气,海风和煦,居高临下,一览无遗地察看她以港口闻名于世的海湾景象:军港中军舰枪炮如林、商港中货轮起碇、渔港中渔船桅杆挂日,放眼看彼得大帝海湾中那一万平方公里无人居住的俄罗斯岛,天地海浑然一体的宽阔广袤,令人感叹俄罗斯疆域之无垠。租一艘渔船劈波斩浪,直向俄罗斯岛而去(尽管跨海湾大桥已通,但还是走水路更有诗意),站立船头,伸开双手,任海风吹入襟怀,海参崴,海参崴,她是飘浮在心头上的一朵五彩云。

行走在海参崴,路也好,人行道也好,城市广场也好,就是简单的柏油一铺,其余地方全是原始不加修饰的草地花木,草香扑鼻。我还特意花了半天时间坐有轨电车穿行城市,电车驶过列宁大街后,驶在高高的海岸线,窗外是瓦蓝的天,是拍岸的浪;电车又下坡拐进工厂区,要不是终点处有三个高高的烟囱提醒,我还以为自己来到了城市森林之中。

海参崴的历史就耸立在眼前,因为现在城里的建筑几乎就是一百五十多年前的房子。近年来包括APEC等多个重要国际会议在海参崴召开,所以建筑物的外墙全部精心修葺粉刷了一遍,使这些曾经残旧的欧式古典建筑焕然一新。在海参崴,商店几乎没有什么醒目的招牌,也没有店面,就是原来古典建筑的一扇窄门上写上商店的名字。这个城市没有物质主义的浮华喧嚣,没有现代建筑的咄咄逼人,有的只是波光云影之下的古典浪漫主义。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东端终点就在海参崴,横贯俄罗斯长达9288公里的铁路在这里停止了前进的脚步。火车站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候车室不大,屋顶的油画,四面的壁画,色泽鲜明。列宁曾经两次发表《加拉罕宣言》,要把远东俄占土地归还中国。候车是不检票的,旅客直接上车,从这里到莫斯科是七天七夜的车程,票价不算贵,软卧14907卢布(合人民币不到3000元),可以穿越西伯利亚纵深腹地,横贯这个世界上幅员最辽阔的国家。

我在这个车站多次徜徉,站在站台上,看俄罗斯人急匆匆上车,想起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去红都莫斯科上大学,几乎都是在这里中转的,从国内的上海港、青岛港或天津港乘船到海参崴,通过海参崴为起点的铁路去莫斯科。返回也是这条线路,当年俄共党员身份的青年蒋经国,在苏联西伯利亚羁留十二年,见过斯大林后,在中共要员的陪同之下,携着漂亮的俄籍夫人由莫斯科而来,从海参崴乘海轮回国。

我是从绥芬河火车站坐国际列车进入海参崴的。下榻的阿穆尔旅馆,是看海的绝佳之地,本身就是一道风景。汽车驶上山上的停车场,从酒店的最高层八楼的窄门进入,下楼梯到七楼,才是酒店的大堂、商店及娱乐场所,客房则在2-6层。酒店是板式楼建筑,微微成扇形展开面向大海,房间全部朝南,朝北不设住房,从走廊这头走到那头,估计有二站路的距离,所以,这个主体五层的酒店,几乎可以容纳所有到海参崴旅游的中国人。每个房间都有阳台,往外看去是草地,是海滩,姑娘孩子们在海边嬉戏,海鸥在夕阳余晖中飞翔,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如今在海参崴,也能看到简易的板式楼,已经非常陈旧了,那是六十年前盖的居民楼,极像我国的筒子楼,在俄罗斯,有专门的叫法:大板楼,又名“赫鲁晓夫楼”。1954年10月,赫鲁晓夫到海参崴视察,他感叹道:“这是美丽的地方!把城市设置在山冈上真是太妙了,还有风景如画的港湾,岛上覆盖着翠绿的草皮,大自然真是美妙!”当年为了在远东西伯利亚引进中国劳力,赫鲁晓夫决定在这里大建他在莫斯科已经大力推广的大板楼。在赫鲁晓夫的关怀下,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住房建设工程大肆铺开了。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之后,则又诞生了将符拉迪沃斯托克变成第二个旧金山的想法。当然,海参崴还是海参崴,原拟定大规模引进中国劳力的计划随着中苏关系的紧张,而戛然终止了,海参崴建成的大板楼则全部改作居民住房。

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历史的风霜就像千岛寒流带来的冰雪,绕也绕不开。参观历史博物馆,俄方导游闪烁着猫一样的灰绿眼睛说,海参崴是1860年建城的,根据中俄《北京条约》,我们千里迢迢来了。是的,这也是俄罗斯人心知肚明,不再继续破析下去的话题。就在博物馆里,还陈列着明朝永宁寺碑、清朝吴大徽所立的兴凯湖勘界纪事铜柱。我站在城市主干道列宁大街上,站在海滨大道和胜利广场,纵是美景悦目,心中却无奈难诉。举目一望,处处可以看到同胞身影,那不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还有权生活在这个城市的10万中国人,那是三五成群在导游小旗后东张西望到此一游的游客。我清楚,矗立在红旗舰队纪念广场上供人参观的是C—56近卫军潜艇,曾经停泊过的北洋舰队军舰已经遁入历史的深处。

唯有在海边大口吃肉大啖海鲜吧,喝着俄罗斯啤酒,听无处不在的俄罗斯歌声,在金发美女们袅娜的身影中飘响,海参崴那留不住的云彩唯有留在身后,我们只能带走旅游商店里永远不会货源枯竭的虎骨鹿茸酒、鱼子酱,还有很会下套的套娃……

网络编辑:吴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