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如何建得不像“医院”挑战地少人多,考虑患者体验

患者的不满意源于“不明确的期待”。想要疏导这种情绪,就需要为医院植入新功能。这其实是一种“去医院化”的理念。

责任编辑:汪韬 实习生 姚琼

珠海市妇女儿童医院效果图。(AIA供图/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11月2日《南方周末》)

一家三甲医院,等电梯最长需要40分钟。

“你不觉得国内的公立医院很像高铁站吗?千院一面。”

院方却别无他求,只想做个“金元宝”造型。中标的真是个活灵活现的“金元宝”。

患者的不满意源于“不明确的期待”。想要疏导这种情绪,就需要为医院植入新功能。这其实是一种“去医院化”的理念。

法国人水明(Simon Tsouderous)刚来中国时不太敢去公立医院看病,因为“生怕迷路”。“人那么多,挂号在一楼,看病跑五楼,交费又得回一楼,太复杂了。”

身为法国AIA建筑工程联合设计集团中国区主要负责人,建筑、疾病和人的互动关系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封闭、压抑、冰冷、不宜久留,这是大部分医院留给人们的印象。病人不仅要像水明那样上上下下地跑,“排队两小时,问诊两分钟”,医院还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烦恼——地少人多。

2017年10月18日,在“中法环境月”的一场论坛上,AIA基金会会长让-弗朗索瓦·卡佩耶提及了建筑设计和疾病的互动影响:欧洲排水系统的发展要“感谢”19世纪霍乱的暴发;结核病的肆虐迫使建筑改善设计,让阳光能注入房间内部。“如今的慢病时代,设计师通过‘主动设计’步道、楼梯、自行车配套设施,鼓励公众多参与运动,减少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的发生。”

不缺技术缺理念,在局促的城市里,从患者和医者的角度去设计,让医院变得更有人情味,已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

“没办法, 地太小了”

晶莹的玻璃立面透出绿色的飘窗花园带,像是一片绿洲,独立于上海陆家嘴的摩天大楼间。望着办公室外的这张效果图,瑞士瑞盟集团中国事业部CEO张万桑还是略有遗憾,“地实在太小了,没办法。”

上海东方医院的改扩建,是张万桑近期最关注的项目之一。2017年底,扩建项目的外部施工就将基本完成。按照规划,这家三甲医院扩建后的床位数将达到1200张。但在寸土寸金的陆家嘴金融圈,政府划拨的扩建土地仅8000平米,略大于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十几年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基建处处长赵奇侠出国探亲,参观美国的医院建筑,总觉得“高大上”。但现在,“国内医院建筑的建造水平、设计理念和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差距”。

不过,土地面积不足成了制约医院建设的关键因素。“想要烙一个10寸的披萨,却只给2寸的锅。”赵奇侠打趣。

按照2008版《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造1000张床位的医院,床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周凡妮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